標籤彙整: 領導力培訓學院

轉化城市 始於個人反省


SONY DSC
◎ 領袖們分組討論,交流意見

轉化城市 始於個人反省 — 許尚威 項目統籌
(225期《證主心》回應之聲)


「領導力培訓學院」主辦的領導力培訓於早前圓滿結束,來自內地五大行政區十一個省份的50多位教牧及商人領袖,參加了主題分別為《如何為你的城市帶來改變》及《你能透過你的企業/事業,為你的城市帶來甚麼改變?》營會。營會採用全球領袖高峰會內容,卻又進入與會者的文化處境,針對內地領袖的需要,適切地加插本地的教導模式及專題講解。會上播放2016年全球領袖高峰會錄像,再由「領導力培訓學院」院長呂慶雄博士、講師楊榮軒博士作帶領,並請來豐富經驗的導引者主持分組討論。

一位從事直銷的弟兄分享,他一直為賺取利潤拚命工作,這次的培訓卻給他安靜反思的機會,回想自己把大部分時間都投放在工作上,讓他感到要重新規劃人生,善用時間在有益的地方。
來自華東教會的一位弟兄分享,他從前沒有考慮、甚至是忽略了個人的反思,但這次學習的每一段錄影片段都很觸動他。每段影片播放後,他都把內容與自己的服事範圍連結:回去後要怎麼調整負責的團契?整個教會的服事又該如何調整?這些實際的觸動,使他大有收穫。

在眾參加者的回饋中,我們發現他們較少從個人出發反思生命和信仰,以至忽略作「領袖」的位置及其影響力,甚至商人領袖也從沒想過如何把握他們具備的條件,去影響身邊的社區,因此需要我們發在職場上如何多走一步,作更好的見證。為此,我們正考慮未來在內地不同地區舉辦同類型的訓練。

SONY DSC
◎  引導者以「扭氣球」的比喻帶出執行力的重要性

【歡迎瀏覽:225期證主心 (4.66M)】
【亦可於網上閱讀《線上證主心》 – 每篇文章陸續上載】

廣告

基督教教育,還有市場嗎?做還是不做?


CE Web Banner2

基督教教育,還有市場嗎?
做還是不做?

採訪及整理:方奕楷、黃宇明

受訪者:
李富成傳道_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基督教事工學院教務長
李富成傳道(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基督教事工學院教務長)

呂慶雄博士_領導力培訓學院院長及證主副總幹事(培訓)
呂慶雄博士【領導力培訓學院院長/「證主」副總幹事(培訓)】

林榮樹牧師博士_證主事工顧問
林榮樹牧師/博士(「證主」事工顧問)

較早前胡志偉牧師在《時代論壇》(5月13日) 談到〈再思堂會的聖經教導〉,文中胡牧師指出聖經教導應以堂會為本,信徒就是聖經教師,聖經的教導與實踐,不應「外判」給神學院或機構。(原文刊於《使命與領導》(第45期),2016年5-6月)

以堂會為本,推動有效聖經教導,需要裝備堂會本身的聖經教導者,不限於教牧同工,也讓信徒「落手落腳」來「做神學」。具多年性格學及基督教教育經驗的林榮樹牧師指出:這是「改變生命的實學」!

在現今「專業外判」的文化下,近日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基督教事工學院、福音證主協會及領導力培訓學院合辦「基督教教育文憑」課程,推動堂會培訓聖經教導者。還有市場嗎?若沒有市場,做還是不做?

堂會為本的合作契機
李富成傳道,當了21年小學校長,退休後有機會到基督教事工學院服侍,他指出教會多年現象──信徒「前門」入,「後門」流失──是門徒培育的問題,教會要反思教導是否與社會及時代脫節?
他期望此文憑課程除了提供教與學的裝備,同時如石投大海,產生漣漪效應,凝聚有心人,也凝聚經驗和資源,呈現不同堂會推動基督教教育面貌,取長補短,互動學習。

但李傳道指過去十年基教外判多了,不少事奉者學習只當作自己「補身」,讀完返回堂會甚少實踐教導,失去教學相長的群學效應。呂慶雄博士也有同感,更指出神學院或機構辦課程雖然有一定的質素保證,但卻不能代替堂會發言。可悲的是不少弟兄姊妹擁有很多基督教詞彙,但卻不求甚解。返教會多年,但連一次整本聖經都沒有讀完。

要培育下一代聖經教導者,需有百年樹人的心志。做還是不做?

昂貴的生命建造工程
李傳道強調,信徒若沒有堅實的聖經基礎,如何判斷是非?教會經常要回應社會議題,這要回到神的話語上,才能有辨別的能力,不似小孩被歪風所搖擺。教會要重新呼召領袖不單肩負起治理性的職事,更要委身教導性的職事,以致教會不單傳揚,還能傳承,信仰透過有效媒介來達成生命培育,這是昂貴工程,但不得不做!
林榮樹牧師,作為堂會牧者多年,亦強調群羊的成長沒有教導是不能「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上帝面前。」(西1:28)「勸戒」和「教導」是牧者必不可少、責無旁貸的工作。屬靈生命需要有符合聖經的教導和培育,才會健康成長。

昂貴的生命培育工程,是身教言教的感染,做還是不做?

生命師傅的傳承
幾位受訪者都不約同指出,這個課程是在培育同行者。記起上一代教會中常出現的哥哥姐姐,與年輕人建立親密的關係,是信仰的同行者,是信徒的生命師傅。

另外,家長亦是孩子的生命師傅,家庭是另一個使命傳承的重要場景,林榮樹牧師指出這是婚姻與家庭的教育。他認為親子的關係若是健康,施教就事半功倍。師母何述群博士在親子事工方面服侍多年,她體會基督教教育在家中的重要。父母作為施教者,他們的婚姻是否健康是有效施教的關鍵。研究多年性格學的林牧師更指出家人不同的性格是影響關係的重要因素,彼此認識和調節是一門學問,所以也會在課程中與師母伙伴教學,讓學員從他們的經驗中學習性格與婚姻及親子關係。

現今生命師傅同行,挑戰關係委身,做還是不做?

堂會推動策略
對忙碌都巿人,重視時間的成本效益,此文憑課程提供認可證書,與神學院接軌,相信對教會及信徒來說也有吸引力。
但小堂會如何起步?李傳道鼓勵小堂會要1+1報名參加,學習後牧者與領袖返回堂會協作推動,但不一定搞「大革命」,因堂會是否準備好(readiness)十分重要;先找出合適的牧區作為試點,推動聖經教導,有成效後再透過這些好例子(good practice)延續推動下去。呂博士也指出最終要影響的是堂會的系統,即是整體的牧養架構,才能產生深遠的果效。

林牧師補充,此課程的關鍵是「按格施教」,學員首先要在課程確認自己的特質、性格和學習風格,從而學習如何按他人的特質作適當的培育,以避免強迫性的倒模式教育,讓每個人都能按創造主所設計的特質活出主所旨意的真我。

李傳道和呂博士用八字真言形容這次合辦課程;「聖經教導‧信仰傳承」!
林牧師指出這是「改變生命的實學」!
在人眼中,這課程是個冒險,會反問:基督教教育還有市場嗎?
若沒有市場,但卻認為是對的,做還是不做?

※ 採訪及整理:方奕楷、黃宇明

按此:下載文章
認識「基督教教育專業文憑課程」:http://www.ccl.org.hk/cepd

領導力講座回顧:「異議?相愛?」(I)


 _MG_4064_MG_4052

領導力講座 -「異議?相愛?」──
如何面對因社會議題爭議帶來的教會衝突

「福音證主協會」已於2014年8月12日假佐敦浸信會舉行領導力講座 – 「異議?相愛?」,全場約50人出席。

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許志超博士提及政經時事分歧中雙方的心理狀態,包括:鏡象知覺(相信自己是遵行天父的旨意,又認為對方偏行己路)、歸因謬誤(認為對方的行為乃因動機不良 )、不願溝通(後果導致,更不易聚焦於解決分歧)。

他亦讓出席者立即參與一個網上投票環節,體會到意見分歧是在每一群體均會出現的事實。另一方面,我們應該如何面對?我們要向神承認偏差和自然反應,並體諒其他人。堅持溝通去克服偏差和自然反應,並藉聖靈保守合而為一的心,便是基督徒的最大依靠。

_MG_3994

◎ 講座主持池麗華女士(右)及回應講員郭偉聯博士也即場參與網上投票

 

_MG_4057_MG_4020
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助理教授郭偉聯博士回應時,他從聖經裡,伊甸園及巴別塔的事件中,點出語言誤用的機制:包括錯誤的自我保護、錯誤的成就期許。克服上述困難,正如五旨節經歷中,不應追求統一的語言,而是彼此轉換語言,加強-傾聽、提問、解答的能力。求聖靈臨在,活出相愛群體的生命力。最後他引用奧古斯丁在《上帝之城》的四個提醒:
1) 世界缺乏平安,但衝突的人也是在尋求平安,只是他們要的是自己所訂的平安 ;
2) 在冤屈時,將心靈的鬱結與呼喊變成祈禱 ;
3) 堅持愛人如己的原則:「若想別人怎樣對待自己,便怎樣對待別人」;
4) 承認在負上人間責任時,要作不完美的決定。

主持人池麗華女士(證主副總幹事〔拓展〕)總結兩位講員的觀點,並導引台下參加者提問,與講員交流分享。

教會如何在差異甚至衝突中,藉聖靈保守合而為一的心,仍以「大誡命」-愛神愛人為生命首要優先,堅持相愛,學習成為和平之子?
這需要我們繼續祈求和追尋。

_MG_4093_MG_3942


預告九月聚會:

證主領導力講座 - 「異議?相愛? (II)」 
教會如何在社會議題的爭議中培育「和平之子」

drskleedrhuiimage
講員:
李思敬博士 (中國神學研究院院長)
許志超博士 (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回應:呂慶雄博士 (證主副總幹事[培訓])
主持:池麗華女士 (證主副總幹事 [拓展])
日期:2014年9月22日 (週一)
時間:下午2:00-5:00
地點:佐敦浸信會 (九龍佐敦渡船街28號寶時商業中心3樓?)
對象:教牧長執
費用:免費,自由奉獻
詳情 及 網上報名:www.ccl.org.hk (活動推介)
查詢:2725 8558

服侍甘苦,迎向


mE3DPtk201

文:鄧兆柏 - 總幹事

  

3年對「證主」來說甘苦並存:苦於外圍環境種種挑戰,須奮力在培訓與出版事工上謀求突破,回應今日華人教會的需要;樂是因看到事奉果效,眾同工和同行者也在艱難中緊靠神。我們就像去年所出版、費蘭度博士的著作一樣,「迎向甘苦的服侍」。

  

「證主」於2011年定下「十年領袖培育計劃」,支援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教會領袖。而隨著「領導力培訓學院」於去年6月成立,領袖培育事工踏入新階段,突破了事奉的手法和幅度。在其成立典禮上,培訓學院、「證主」連同香港中文大學管理學系,公佈「教會領袖傳承」研究調查結果,推動中小型堂會制訂領袖團隊的傳承計劃。

  

mhAUVGG  

至於既有課程:中國內地的培訓課程、香港舉辦的生命教練、S.H.A.P.E.、書法靈修及聖經聖地等課程,因應不同信徒群體需要、不同場境應用及主題需求而擴闊課程內容。我們也嘗試結合培訓與出版,諸如推動《關係式領導》及《相愛又相爭》相關課程,促進教會領導團隊和諧事奉。

  

除了服侍中國內地及香港教會,副總幹事呂慶雄博士亦於去年11月代表「證主」,應邀訪問澳洲一些教會及伙伴機構,在聖經及聖地事工、中國福音事工等範疇作深入交流,拓闊了我們對服侍海外華人教會的視野。

  

mhATcuI  

在出版方面,我們也面對很多挑戰:信徒閱讀習慣轉變、印刷本需求減少等等。我們沒有失望,反而抓緊電子出版的良機。「證主」去年的新書,已能同時提供印刷本和電子版。「得力閱讀」電子平台也在不斷改進,並邀請出版同業共享資源;盼望更多合作伙伴和書籍加入,以支援信徒各種需要。

  

去年出版的《相愛又相爭》,在基督教出版聯會所舉辦第六屆基督教金書獎中,獲頒發教會事工II(非教材及課程)獎項。感謝神給我們這份驚喜和肯定!近年少有正面處理教會衝突議題的本土著作,出版後我們接獲不少教會、舉辦工作坊的邀請,以協助教會處理衝突問題。期待今年有更精采的服侍,也誠邀您以禱告、奉獻及親身參與等行動來支持我們!

 

  

【PDF詳細版本】:187期《證主心》(共4.63MB)

 

   

【奉獻】
我們誠意邀請您與我們一起同工,福音工作得以持之以恆的進行,實在有賴您的參與和奉獻支持,願神賜福您。

2013年報概覽.領導力


_MG_0948

2013年「證主」正式成立領導力培訓學院(CC Leadership Development Institute),同時亦推行了「教會領袖傳承」研究計劃,藉此提高教會對領袖傳承的意識。如領導力培訓學院的使命所言,期望藉生命師傅的關係,全面建立及發展正向領導力,為社會的未來培育有品德、有能力的領袖。

 

DSC01476  
  
延續「十年領袖培育計劃」,「證主」整合多年領袖培訓及資源出版為「領導六要」(Six Leadership Essentials),並以此推出各項培訓課程。如:書法靈修、生命特質 S.H.A.P.E. 培訓、教牧得力講座、生命教練培訓課程等 (包括現有的書法靈修同學會、聖經宣講研學會及即將開展的生命教練同學會),以凝聚已有學員,讓他們有進深學習機會。期望在新一年度,繼續服侍牧者和教會領袖,建立健康教會。

  

drlau

 
「證主」培育屬靈領袖的特色,是以聖經為基礎,又以「生命影響生命」的深入關係,在靈命與品格上影響跟隨者。除此以外,在領導及管理教會方法上,我們繼續以健康教會資源配套(40天運動小組材料)及網上學習平台(「健康教會事奉者網絡」M.A.T.C.H. Network),裝備超過1,200間次教會,建立達3,215名領袖及事奉者。

  

【PDF詳細版本】:187期《證主心》(共4.63MB)

 

   

【奉獻】
我們誠意邀請您與我們一起同工,福音工作得以持之以恆的進行,實在有賴您的參與和奉獻支持,願神賜福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