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韓慧恩

在幽暗中的同在同行


出版_版頭
〈在幽暗中的同在同行〉
(207期《證主心》出版事工專版)

◎ 韓慧恩 ( 編輯主任 )

** 2015年11月《證主心》(207期)經已出版 **
【歡迎瀏覽:pdf版本 (5.91M)】
【亦可於網上閱讀《線上證主心》每篇文章 (陸續上載)】

信仰失落、上帝被棄,誠然是現代文化獨特的標誌,但與這現象相互緊扣的,是人感到被上帝遺棄的經歷。上帝的「不在」似乎清晰可見,否認無從。當罪惡囂張,幽暗勢力滅絕人性地向人施以暴虐與殘忍,造成慘絕人寰的痛苦的時候,上帝在哪裡?當陷於絕望悲苦的人呼求上帝的時候,祂為何不出手相救?上帝的「不在」、祂的沉默、祂的「不動」或祂的「無動於衷」,瀰漫在人的意識和心靈中,也成為現代人經歷上帝最深刻的印象。

CCL 極端仁慈的上帝_cover_ICA_0922

《極端仁慈的上帝》從苦難的事實出發,尋問容許苦難存在的上帝到底是一位怎樣的上帝。這尋問將我們引到十字架下,看那被懸掛在十字架上的上帝,認識到祂原來是一位極端仁慈的上帝。驚訝於上帝的仁慈,我們進一步認識到祂是一位立約的上帝,立約之愛從祂內裡湧現出來,叫祂毫不吝惜地把自己給予我們,從創造到救贖,上帝的約愛始終如一。上帝以具體的行動將祂的約愛顯為真實;這些行動也將祂隱藏的本體披露出來,也就是從祂本體湧出的約愛,以致聖經可以向我們宣告:上帝就是愛」。上帝的生命湧溢愛,乃因祂是三位一體的上帝。

上帝容許苦難在祂所造的世界,全因為祂為所造的世界開拓一個真正屬於受造物自己的空間,而不讓祂自己把受造之物成為祂的附屬。祂留空間讓受造物自決,並嚴守自限,不輕易介入已給予的空間。上帝採取不掌控的原則,卻矢志承托受造物,與之同行,任何的介入都為維護受造物的完整性。為了與人同行,為了承托和保護的介入,祂道成肉身與人同擔苦難,屢遭頂撞、背逆和否定,仍不離不棄。祂是一位極端仁慈的上帝!。

作者介紹
余達心,2007至2013年出任中國神學研究院院長一職。曾任普林斯頓神學研究中心院士。著有《自由與承擔》、《生命真精彩》、《聆聽:神學言說的開端》等。

你的回應
2015年「證主」計劃出版11本繁體書,15本簡體字書,以支援內地及本港職場、家庭及教會領袖,以上出版事工全年經費為港幣200萬。截至10月底,已籌得港幣50萬,誠邀你為餘下3/4經費作出支持!

【奉獻支持「證主」事工:網上奉獻
定期奉獻支持,讓事工穩步推展、同工專心服侍!

廣告

《鑄人以道》─ 提升講壇服侍


CGST 鑄人以道_cover_Sim_0107
《鑄人以道》─ 提升_服侍
(201期《證主心》出版事工專版)

◎ 筆者:韓慧恩(《鑄人以道》文稿編輯)

** 2015年5月《證主心》(201期)經已出版 **
【亦可於網上閱讀《線上證主心》每篇文章 (陸續上載)】

「一直以來,上主的聖言都是透過講者向人宣講。聆聽會犯錯的人傳講神無謬誤的道,是一個弔詭的真理,但卻正是神的恩典在人類歷史中運行的奧妙之處……透過不完美的聖經版本、不完美的教會牧者,甚至不完美的宣講信息。這不但沒有影響聖道的權威,反倒讓我們得以親身經歷神的恩典和大能。神的道感動我們的心靈、改變我們的生命,往往不是由於講道如何精彩動聽;相反,儘管講道的人不善辭令,神的話語和祂的聖靈仍可以給我們帶來轉化更新。」——《鑄人以道》序言

曾經有一個講道訓練,參加者大部分是傳道人、神學生、主日學教師;而意想不到的是,當講道練習時,竟有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講道。如今,《鑄人以道》——中國神學研究院40周年院慶講道集——使傳道人、神學生可以藉著它不僅生命得到造就,也提升講壇服侍。

本書提供講道模式,給講道者效法的榜樣。每一篇講章,都以敏銳觀察、縝密思維、適切應用,將釋經、傳統教義、中國文化和當代思潮融彙起來,滿足信徒靈命需要。發人深省的時代訊息,使人反省,給人安慰和激勵;每一篇都將神的話語深入淺出地向人解說明白,造就信徒。

每一位講道者都是知名牧者學者,治學嚴謹、牧會經驗豐富。他們不僅在教會有美好事奉,而且在學術造詣亦深;他們不僅進深鑽研自己的研究領域,而且致力於將自己所掌握的毫無保留地傳遞給信徒。他們不僅關心知識的增長,更關心生命的塑造。

《鑄人以道》可以為造就兼具時代觸覺與成熟視野、敏於覺察社會的福音需要、能祝福教會和信徒的神國工人,進而使他們能超越時代困逆,迎向夜盡天明,譜出生命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