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主同工近月組成《教會在世》「讀書會」:一同學習如何踐行上帝的使命。
呂慶雄博士先在早會提醒各同工﹕「 要將焦點回到服侍的對象,不應分門別類,按照我們的特質,去服侍適合的對象。如果是後勤支援的同工,要服侍的對象是同工;如果是同工,發揮好去幫助前線的同工;如果在前線的同工,所服侍的是否有效能幫助直接接觸的對象﹖回到根本,我們是甚麼人﹖我們服侍甚麼人﹖我們怎樣服侍﹖」
證主同工圍繞著《教會在世》的內容在小組中閱讀。
※ 與靈愛中心負責人及學員合照
證主同工不單頭腦上學習,也邀請服侍社區及有需要人士的機構代表分享,以擴闊如何落實教會在世的使命實踐。曾邀請靈愛中心的學員來教同工製作清心梘。過程中學員亦主動向同工分享自己的見證,在低谷時如何經歷神的恩典,靠著神跨過每個難關,藉著製作清心梘述說主的大能。
清心梘,是由一班在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戒毒服務轄下的兩個服務單位–「靈愛中心」及「天朗中心」接受服務的戒毒學員所生產的手工梘產品。「清心梘」,取自聖經馬太福音:「清心的人有福了!」。
戒毒服務生產「番梘」更有三層意義:
(一) 希望戒毒學員藉清心梘能突破「番梘」(諧音:「返繭」,俚語:再次入獄)的迷思。
(二) 透過製梘過程訓練專注力及勞力。
(三) 「番梘」「清潔」的功能,讓戒毒康復人士深思到自己能改變,更可以為別人送上祝福。
//全世界越來越以經濟主導,上半個世紀許多接受救援發展機構的國家,至今仍拒絕外國救援人員進駐,社會服務和救援發展的切入點已越來越困難。//
《教會在世-踐行上帝的使命》
http://www.ccl.org.hk/shop/online-bookstore/487
//然而,世界各地都不拒絕做生意的人把賺錢的機會帶進他們的國家,從商宣教可能會是日後在創啟地區宣教的主流方式。//
近日讀到「宣教策略」部分,引來反思:到底是訓練宣教士營商之道好呢?還是培育基督徒商人宣教心志好呢?
你也可以教會小組推動類似的讀書會,始於閱讀,提升組員實踐使命的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