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迅榮 - 項目編輯
教養孩子是近年不絕於耳的話題,很多研究和報導也顯示孩童越來越:任性、無禮、粗暴、成績好但不會自理等,這類特點可以繼續列舉下去,但每一項都在指向不可略視的核心—孩子明顯欠缺處世為人的管教;即使有虎媽狼爸,他們也只是學業成績上進步。
只顧學業當然造成不少問題,孩子需要各方面的培育。而且男孩女孩天性不同,相對而言,父母的職責和角色也有所差異。要在現今的文化洪流裡,保護孩子免受傷害,就得花費雙親不少力氣。個多月前,內地有女童毆打半歲嬰兒,更把他從高處拋下,事件令人震驚。或者我們不會認為家中的孩子會如此嚇人,但仍不能掉以輕心。
近期有電視節目,邀請男藝人和女兒,把父女間的相處放於銀幕。節目一出,反響甚大,不少批評女童的行為表現,事件甚至在網上世界延伸。女孩的父親馬上承認責任,這固然反映了父親在管教上的角色。而在節目裡,還有一個片段值得我們思考。
女孩在節目中曾說出對爸爸的印象:經常打電玩。這突顯了一個情況,縱使家長否認,但在孩子的心靈裡,父母確有可能因為工作、玩樂,或其他理由而疏於陪伴。「父親缺席」這情況已有很多人提出,但更重要的可能是:父親在孩子的生命和心靈缺席。這固然需要父親自省與改進,因為缺席了的父親無從管教,也令孩子的成長失去引導。《培育女孩》一書就提及不少父親在場的重要:
【現在就成為她生活的一部份,不要等她到了十五歲,才想起要和她建立好關係。】
【不要容忍她的壞脾氣—現在不可以,十五歲的時候也不可以,這樣你們家就會太平得多。】
【絕對不允許她粗魯地和你或她媽媽頂嘴,也不可以向任何人粗魯地頂嘴,這很重要。】
【教導她耐心、善良、寬容,如果你現在不教她,將來你會後悔的。(p.152-154)】
簡短幾則就描繪了如果父親的角色失落,家中的女孩就有機會變得:使壞脾氣、粗魯,欠缺寬容。作者也說:「我要再次對母親直言:教養女兒,幫助她們成為淑女是你的工作。」(p.72)可見在管教的層面上,雙親的地位同樣重要。
我們的孩子未必會壞得傷害他人,而且不必在鏡頭下,我們也知道單說照顧女孩,背後已有不少學問。今天的父母又怎能不努力學呢?見微知著,如果你的孩子在火車箱裡失控,大叫大嚷;與其他孩子相處時又不懂得禮讓,或者就是警號,提醒家長重拾管教的權威,因為「上帝把你寶貝孩子成長發育階段的牧養責任交給你,孩子需要你完成這個任務,與此同時,有無數種表達你對孩子的愛和珍惜方式,包括糾正他們錯誤。」(p.109)
【PDF詳細版本】:185期《證主心》(共5.16MB)
【奉獻】
我們誠意邀請您與我們一起同工,福音工作得以持之以恆的進行,實在有賴您的參與和奉獻支持,願神賜福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