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異議

證主事工情報 (2014年11月 – 2015年2月)


證主事工情報(2014年11月 – 2015年2月)【195期《證主心》】

【195期《證主心》:網上瀏覽及下載 (6.4M)】
【奉獻支持:網上奉獻
定期奉獻支持,讓事工穩步推展、同工專心服侍!

領導力及使命系列 查詢:2725-8558 謝姊妹

領導力講座: 異議?相愛? (III)(與領導力培訓學院合辦)
─教會如何幫助受社會議題撕裂的家庭重建關係
一按即入:瀏覽詳情及網上報名
講員: 蕭壽華牧師(基督教宣道會北角堂堂主任)
【講題:從教會牧養的角度看如何幫助信徒由饒恕到復和關係】
何述群博士(「證主」事工顧問及教練(家庭及基教)、「反思對談學與教」                  研發者)
【講題:從「反思對談」的角度幫助家庭重建關係】
主持: 呂慶雄博士【「證主」副總幹事(培訓)】
對象: 教牧長執、組長、家長、信徒
日期: 2014年11月28日(星期五) 7:30pm-9:30pm
地點: 佐敦浸信會 (佐敦區)
費用: 免費.自由奉獻(網上報名.預留座位)

「在成長中相愛相爭」課程(與領導力培訓學院合辦)
一按即入:瀏覽詳情及網上報名
目的: 以社會及組織心理學角度探討在教會事奉場境中,如何實踐聖經中合一和相愛                   的教導,裝備學員面對人際危機的挑戰。
導師: 許志超博士(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相愛又相爭》作者)
對象: 信徒領袖
日期: 2015年1月15、22、29及2月5日(週四)7:30pm-9:30pm
地點: 佐敦浸信會(九龍佐敦區)
費用: HK$920(鼓勵團隊報名,2人或以上每位HK$820)

「自牧.牧人」中年信徒牧養基礎課程(與領導力培訓學院合辦)
主題: 認識中年危機、面對中年危機、建立支援網絡
導師: 林榮樹牧師、何述群博士、呂慶雄博士
對象: 教牧長執、信徒領袖
日期: 2015年1月8、15及22日(週四) 7:30pm-9:30pm
地點: 九龍區教會(佐敦區)
費用: 每人HK$800(二人同行或M.A.T.C.H. Network, 每人$700)

聖經聖地系列 查詢:2748-2133 柴太

聖地涉獵研習班 – 基要課程
一按即入:瀏覽詳情及網上報名

合辦:以斯拉培訓網絡、福音證主協會
內容:研習班乃根據蔡春曦牧師及其團隊所翻譯《聖地涉獵》一書的精粹而設計,學員能認識聖經中不同地區的政治舞臺、了解地區與地區之間的關係、透視不同聖地路線及城址的重要性。

slide1

信徒班(2015年1月31日及2月7日下午)
講師:鄭佑生牧師(《聖地涉獵》「合格教師」)

教牧班(2015年2月2日全日)
講師:蔡春曦牧師(《聖地涉獵》課程主任、中文版編譯及「合格教師」)

地點:本會禮堂
費用:$750 (包括「聖地涉獵研習系列」教材乙套)

十二月聖誕聖地遊考察之旅(約旦、以色列)
一按即入:瀏覽詳情及網上報名

講師: 鄭佑生牧師(中國浸信會神學院院長)
日期: 12月20-30日(十一天)
團費: HK$19,990(單人房另加HK$4,400)

親子及輔導系列 查詢:2725-8558 梁姊妹

泰氏(T-JTA)性格分析訓練課程(社工、輔導員)
(與領導力培訓學院合辦)
內容: 泰氏(T-JTA)性格分析的歷史及背景、性格向度、繪製及解讀性格圖表               〈Profile〉、輔以個案研習和學員實習應用及互動交流,解讀九個性格的質素傾向,了解性格的全貌,從聖經及行為科學的透視去改善性格,以達致健康人生。導師亦會講解在婚前、婚姻及家庭輔導上需留意的地方。
獲取資格: 修畢本課程者可獲取T-JTA專業使用者資格(大學學位持有人優先)
導師: 林榮樹牧師/博士(美國PPI授權T-JTA國際級教師)
對象: 社工、輔導員
日期: 2015年1月8、15、22、29日及2月5日(星期四,共五堂)
時間: 2:00pm-5:00pm
地點: 本會禮堂
收費: HK$2,000


你想加入「證主」團隊嗎?

美術及製作主任
負責書目、書展、聚會宣傳物等設計工作。書本及電子書排版。按需要支援聚會攝影及錄影工作。大學美術系或美術專業學院平面設計畢業。兩年或以上相關經驗,能獨立工作。

有意者請繕函連同履歷列明所屬教會、薪金要求,電郵至 hr@ccl.org.hk人事組收。

廣告

家庭關係張力下──撕裂中仍有出路


_MG_5457
家庭關係張力下──撕裂中仍有出路
【195期《證主心》(11月)健康家庭專版】

【195期《證主心》:網上瀏覽及下載 (6.4M)】
【奉獻支持「天倫樂家庭事工」:網上奉獻
定期奉獻支持,讓事工穩步推展、同工專心服侍!

採訪及整理:愛加倍

近日,因社會議題之爭議引發不同人際間的張力,情況已蔓延至家庭關係中。
家庭成員因觀點大不同導致關係緊張,如何是好?為求和諧選擇避而不談?

近日本會副總幹事池麗華女士(下稱池)與「反思對談」研發者何述群博士(下稱何)交流以上話題,重點撮錄如下,盼對家長有所啟發,為家庭帶來祝福。
(全文可到:cclhkfamily.wordpress.com)

池: 近日因政改爭議帶來社會的人際張力,反映家庭什麼危機?
何: 現時為家庭帶來較緊張的關係,但從「反思對談」的教育角度,家庭成員因異議而反目,大都是洋蔥的表層,反映家人關係本身十分脆弱,如一塊失去韌力的布,任何異議都會激發撕裂的危機。

池: 父母與子女在差異中如何溝通?
何: 這正涉及「反思對談」教學的「四大支柱」:尊重、接納、真誠、信任。若四條支柱一向都不存在或不穩固,父母與子女便難以彼此尊重及兼容差異(性格、不同成長年代產生不同的價值觀及文化)。如上一代多為學識低,經歷過窮困,辛勞工作才能糊口,不少處於中間一代的父母也經歷貧窮之苦,為怕下一代也要挨苦,也採用「擺佈式」的親子關係,所謂怪獸及直升機父母,為求子女能達到心中的成就,處處控制著子女,加上後現代文化的廣泛影響,疑引來下一代更想反權威,爭取民主及自主的傾向。

_MG_5505
◎ 何述群博士(中)分享家庭關係張力下的出路

池: 父母可做什麼,有助與子女溝通?
何: 我建議父母盡量不與子女對著幹,多在子女參與社會行動後,「心到」明白他們的感受和經驗、「腦到」了解他們的看法,不隨便作出批評。我亦建議父母嘗試「易框」,騰出兼容差異的空間,以能代入子女的成長年代,從他們的角度、經驗及處境中,明白他們個人的性格特質和人生目標未必要跟自己一樣。若父母平日能透過WhatsApp等途徑,慢慢向子女釋放善意,多欣賞、多讓他們按天賦的潛能發揮個人的路向,雙方的關係便不會因異議而撕裂,子女亦不會故意避開我們。

何博士鼓勵父母還「受造獨特的我」及「成長責任」於孩子,年青一代在成長過程中,「受造獨特的我」常被抑壓,父母需要學習更新改變親子的方式,好讓子女建立屬於自己的未來。

延伸學習
11月28日
領導力講座: 異議?相愛? (III)
──教會如何幫助受社會議題撕裂的家庭重建關係
講員:蕭壽華牧師、何述群博士

參考本期事工情報及瀏覽網上詳情

促進老、中、青三代信徒的溝通 (193期《證主心》展望中華專版)


三代溝通封面wordpress
促進老、中、青三代信徒的溝通
──面對教會內異議 (193期《證主心》展望中華專版)

【193期《證主心》:網上瀏覽及下載 (9.3M)】
【奉獻支持「中國教會事工」:網上奉獻

自今年四月以來,浙江省多處教會的十字架被拆除,內地、本港和海外教會也十分關注。由是否違規建築到宗教政策,各地領袖和信徒也紛紛討論,當中也持著不同的看法。

因著培訓需要,「證主」同工經常往返內地及跟內地同工交流,觀察到拆十字架的事件發生至今,引來年長、中年及年青這三代信徒之間的爭議。原來他們過去多年缺乏一個溝通平台,拆十字架事件突顯了新一代對傳統做法與想法的不同,他們不再只滿足於講台的單向牧養或家長式教導,而是渴望能在教會表達意見,以及期望上一輩信徒願意聆聽他們的見解。年青信徒認為十字架是宗教信仰自由的象徵,拆不得,他們抱著與十字架共存的心志;但年長一輩因經歷過教會關閉的日子,他們認為最重要的是聚會能繼續,拆十字架反而不會引致教會聚會被禁止。其實,兩者都是忠於所信,不能簡單地說成對或錯。這類的爭議,帶來拆十字架以外的更大影響,就是教會的合一團結受到挑戰。

拆十架反對拆十架
面對這個危機,我們看到的卻是一個促進老、中、青三代信徒溝通的機遇。我們並不是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呼籲三代信徒避免表達不同的意見,減少爭議,這樣的做法只能把問題押後,並不能收窄彼此間的鴻溝;反之,我們鼓勵他們表達心中所想,導引他們建立一個「相愛又相爭」的平台。聽來有點矛盾,但大家也明白,有人的群體要沒有爭議∕衝突是不可能,但反過來,若能鼓勵群體在爭論過後,仍能和而不同,持守合一,這才能令教會持續健康發展。

這兩年「證主」也在教會衝突的課題作反思,除了出版《相愛又相爭》(許志超博士及蕭壽華牧師合撰),本會在香港也多次舉行相關的培訓講座,與教牧和信徒領袖交流。收集不同的看法和累積經驗後,我們深覺現在是合適的時機,把「相愛又相爭」的培訓帶到內地教會。我們期望內地三代信徒能在表達不同意見或衝突時,認識對己對人的印象或有誤差;能一心追趕,尋求和睦,不致分裂;以及學習在張力之中成長。
(內容選自95期《展望中華月訊》文章〈促進老、中、青三代信徒的溝通──拆十字架以外的影響〉)

請禱告記念內地教會需要:
「老、中、青信徒群體能持守合一,建立有效的溝通平台,讓教會健康成長。

請記念「證主」同工的服侍,讓我們能與內地教牧、信徒一起同走這條相愛又相爭之路!

筆者:梁老師
「活道」培訓導師,十年來致力推動聖經教導事工,熱衷於建立內地傳道同工及領袖。

領導力講座回顧:「異議?相愛?」(I)


 _MG_4064_MG_4052

領導力講座 -「異議?相愛?」──
如何面對因社會議題爭議帶來的教會衝突

「福音證主協會」已於2014年8月12日假佐敦浸信會舉行領導力講座 – 「異議?相愛?」,全場約50人出席。

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許志超博士提及政經時事分歧中雙方的心理狀態,包括:鏡象知覺(相信自己是遵行天父的旨意,又認為對方偏行己路)、歸因謬誤(認為對方的行為乃因動機不良 )、不願溝通(後果導致,更不易聚焦於解決分歧)。

他亦讓出席者立即參與一個網上投票環節,體會到意見分歧是在每一群體均會出現的事實。另一方面,我們應該如何面對?我們要向神承認偏差和自然反應,並體諒其他人。堅持溝通去克服偏差和自然反應,並藉聖靈保守合而為一的心,便是基督徒的最大依靠。

_MG_3994

◎ 講座主持池麗華女士(右)及回應講員郭偉聯博士也即場參與網上投票

 

_MG_4057_MG_4020
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助理教授郭偉聯博士回應時,他從聖經裡,伊甸園及巴別塔的事件中,點出語言誤用的機制:包括錯誤的自我保護、錯誤的成就期許。克服上述困難,正如五旨節經歷中,不應追求統一的語言,而是彼此轉換語言,加強-傾聽、提問、解答的能力。求聖靈臨在,活出相愛群體的生命力。最後他引用奧古斯丁在《上帝之城》的四個提醒:
1) 世界缺乏平安,但衝突的人也是在尋求平安,只是他們要的是自己所訂的平安 ;
2) 在冤屈時,將心靈的鬱結與呼喊變成祈禱 ;
3) 堅持愛人如己的原則:「若想別人怎樣對待自己,便怎樣對待別人」;
4) 承認在負上人間責任時,要作不完美的決定。

主持人池麗華女士(證主副總幹事〔拓展〕)總結兩位講員的觀點,並導引台下參加者提問,與講員交流分享。

教會如何在差異甚至衝突中,藉聖靈保守合而為一的心,仍以「大誡命」-愛神愛人為生命首要優先,堅持相愛,學習成為和平之子?
這需要我們繼續祈求和追尋。

_MG_4093_MG_3942


預告九月聚會:

證主領導力講座 - 「異議?相愛? (II)」 
教會如何在社會議題的爭議中培育「和平之子」

drskleedrhuiimage
講員:
李思敬博士 (中國神學研究院院長)
許志超博士 (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回應:呂慶雄博士 (證主副總幹事[培訓])
主持:池麗華女士 (證主副總幹事 [拓展])
日期:2014年9月22日 (週一)
時間:下午2:00-5:00
地點:佐敦浸信會 (九龍佐敦渡船街28號寶時商業中心3樓?)
對象:教牧長執
費用:免費,自由奉獻
詳情 及 網上報名:www.ccl.org.hk (活動推介)
查詢:2725 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