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情緒健康

全人健康領袖,事奉持續得力!



全人健康領袖,事奉持續得力!
(223期《證主心》回顧香港培訓事工2016)


「領導由心‧活出召命」,讓僵化的事奉注入活力,讓耗盡的生命重新得力!

情緒健康造就領導力
都巿生活壓力大,領袖又要經常處理繁雜的人際關係,易為負面情緒所困,所以2016年「教牧領導力發展日」便以「牧場‧職場─成為情緒健康的領袖」為主題,由呂慶雄博士、陳敏斯博士、屈偉豪博士、潘怡蓉博士從自覺力培育、認識情緒性格盲點、情緒輔導和心靈導引四方面關顧領袖的情緒。是次活動服侍了逾70間堂會、機構的151位領袖。

建立高質高效團隊有法
宣道會屯門堂堂主任游淑儀牧師及其長執團隊,於四及六月向140多位領袖,分享如何帶領團隊,擁抱異象。大家學習尊重團隊成員的差異、肯定不同特質(S.H.A.P.E.)成員的貢獻。游牧師表示,建立健康的教會要有效傳遞異象、建立正向的溝通文化,不讓領袖耗盡。

生命見證
「我希望核心事奉團隊了解各人的生命特質,彼此配搭得力。培訓前,『證主』導師及同工細心聆聽教會的需要,以便『度身訂造』培訓。在導師引導下,我和長執從恩賜、心志、能力、性格和經驗五個向度去檢視過去和現況,大家深入和真誠的分享,有開放的胸襟,明白需要調整教會的事奉崗位,讓事奉有更美好的配搭。」
(莫傳道,基督教啟德教會S.H.A.P.E.包班課程學員)

與堂會領袖同心同行
去年,培訓同工舉辦3次的神州情季禱會,凝聚同行者,禱告服侍,與神同工,與受壓的中國教會同行。另外,於1月協辦「全球領袖高峰會」,讓本港教會、職場領袖,研習提升領導力的方法。同時,繼續推動各類「同學會」:聖經宣講研學會、「書法靈修」、「生命教練」同學會等,幫助領袖持續學習。

感恩2016年,透過以上活動及「領導六要」課程如生活美學靈修、S.H.A.P.E.、性格與個人佈道等,凝聚生命師傅4人,他們裝備團隊教練21人,以培育牧人領袖517人,支援屬靈門徒1,926人。
(以上內容撮自《福音證主協會年報2016》)


◎ 游淑儀牧師與部分長執團隊成員分享搭建高質高效團隊經驗。


◎ 書法靈修課程,引導學員靜中得力。

【歡迎瀏覽:223期證主心 (5.9M)】
【亦可於網上閱讀《線上證主心》 – 每篇文章陸續上載】

廣告

教牧領導力發展日2016


new-web-banner
教牧領導力發展日2016
牧場・職場──成為情緒健康的領袖
(217期《證主心》培訓事工專版)

◎梁惠珍 (副總監(培訓事工))

情緒健康的領袖能認識和接納自己的特質和強弱項、勇於面對挑戰、承認自己有限制,並願意對己對人負責任。他們擁有設立工作與人際界限的技能,有方法避開怒氣與反彈的衝動,懂得消解負面情緒,在低沉時自我安撫。在自救之餘,還能改善團隊關係,建立健康的職場文化。教牧的職場是教會,在教會作帶領,可是他們的情緒健康常被忽略,有見及此,今年的「教牧領導力發展日」便請到來自不同專業範圍神學院老師,從四個方面分享如何成為情緒健康的領袖。

1. 第一講:培育自覺力(self-awareness──成熟領袖得力秘訣(呂慶雄博士)
借用美國柳樹溪社區教會主任牧師比爾‧海波斯(Bill Hybels)在2015年全球領袖高峰會提出領袖有五種「無形的領導力」的內容,討論自我覺察的重要。近年不少領導學的討論也提到領袖必須操練自我覺察的能力,以了解自己的情緒、性格、社交如何及為何受到成長經歷及環境的影響,從而追求改進。人人都有盲點,作領袖的必須虛心向同儕求問,以認清自己的盲點,避免受盲點所引起的重複性負面情緒所影響,破壞人際關係和團隊合作。

2. 第二講:愛人如己vs 過己vs不如己?!(陳敏斯博士)
引用美國華頓商學院著名教授、暢銷書《施予與支取》(Give and Take)的作者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在同一次領袖高峰會演講「給予:領導新觀點」中所倡議的內容,提出須要留意在團隊中有索取者、給予者及互利者三種成員。健康的工作環境需要有健康的團隊關係,如何找出團隊成員的不同特質,透過建立「互惠圈」的概念來塑造健康的團隊,建立互相支援的文化從而減少因衝突帶來的破壞。

3. 第三講:教牧同工的情緒與靈命健康(屈偉豪博士)
教牧不是超人,就算每天親近神也有承受不到壓力之時,可是在教會中有多少人會認真地關注教牧的情緒健康?屈偉豪博士從實際處境的層面,針對教牧的情緒健康提出可行的操練,包括:學會善待自己、從健康人際生活享受與他人的親密關係等。並建議效法耶穌安排時間專心工作,學懂說「不」,以製造更多寧靜空間去親近上帝,讓心意更新而變化。

4. 第四講:如何牧養面對職場壓力的弟兄姊妹(伍潘怡蓉博士)
職場為人提供生活意義與貢獻社會的滿足感,但也是信徒的壓力源頭。不少教牧常被埋怨不明白弟兄姊妹在職場中的掙扎,而教牧也苦於未能動員更多信徒參與事奉。其實,同工不是不願意,而是沒有具體有效的方法牧養在職場中掙扎的信徒。為此,伍潘怡蓉博士提出六方面的反省與可行的建議,讓教牧回應會友的需要,包括:加強職場人士的宣教心志、以職場的掙扎經驗為起點、雙向交流、培育多向度智能、開創退省空間及覺察神在職場中的塑造。

今年的「教牧領導力發展日」於9月21日(星期三)舉行,以「牧場‧職場──成為情緒健康的領袖」為主題,分別由自覺力培育、團隊建立、情緒輔導和心靈導引四方面,帶出「職場‧牧場」的主題信息。講員包括:呂慶雄博士(「證主」副總幹事〔培訓〕)、陳敏斯博士(柏祺城市轉化中心總監)、屈偉豪博士(伯特利神學院教牧輔導教授)及伍潘怡蓉博士(中國神學研究院助理教授〔實踐科〕)。

教牧領導力發展日這席靈筵已經預備就緒,謝謝教牧同工和信徒領袖踴躍赴會,一同持續學習,互相激勵!請為21/9(三)的聚會禱告!

「不斷反省自己的領導力,在可發揮的地方盡力領導,在不能有所為之處收斂,能屈能伸才是好領袖。」(《領導由心──成熟領袖的六個要素》)

【歡迎瀏覽:217期證主心 (5.9M)】
【亦可於網上閱讀《線上證主心》 – 每篇文章陸續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