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培訓事工

傳福音也要「因材施教」— 學習有效的佈道


20151203_200611傳福音也要「因材施教」—學習有效的佈道                                                                                         (220期《證主心》培訓事工專版)
◎謝小慶(「證主」高級事工拓展經理)

信徒大都希望親友、同事能早日信主,雖然他們歸信與否,全是聖靈的工作與人的意志決定,但我們若能在個人佈道上,按著福音對象的特性來與他們溝通,便會較為有效。可惜不少的個人佈道訓練都甚少留意這個重要的因素。
針對這個情況,「證主」便舉辦了「按形按格的個人佈道」課程,教導學員以「形對形」、「格對格」來作個人佈道,以此增加對佈道對象的認識,從而提升他們信主的機會。

「按形按格的個人佈道」課程採用MBTI息@為了解性格的工具,課程的特點是:
1. 從性格學的角度查考聖經人物的性格

2. 由學員作「真人Show」分享性格
3. 播短片及靈修來建立愛的心志與力量
4. 填寫性格問卷,以了解自我及對方

20160621_195420
完成課程後,一直想傳福音的曾姊妹表示:「林牧師讓我在個人佈道方面有新概念,這是非常有用的佈道方法。」另一位學員馬傳道也談到:「(課程)提高我接
觸新朋友的意識,例如:崇拜後接觸新朋友時可問多幾句,以便推敲對方的背景。同時也提高了我向家人傳福音的負擔和信心。」學員王弟兄告訴同工,他在教會立志服侍青年人,透過這個課程,他更能掌握青年人的特性、信主的掙扎,有信心可助他們在主裡成長。

有學員感謝林牧師的教導,佩服他對佈道的熱誠,而且能具體教導大家如何應用。因此,她向教會的牧者推介這課程,更透過「證主」邀請了林牧師在其教會崇拜講道,鼓勵大家齊佈道,更會在教會開辦此課程。而目前,已有三間教會透過「證主」邀請林牧師主講此課程。若教會機構有意開辦「按形按格的個人佈道」課程,可與「證主」聯絡。新一期「性格與個人佈道」課程將於2017年4月舉行,請密切留意「證主」網站宣傳。

支持「領導力培訓事工」
本會今年度透過「領導六要」課程(包括「性格與個人佈道」課程)及聖經聖地培訓活動等,經費需要:HK$600,000。
截至11月底,已接觸1000名人次學員,暫籌得:HK$122,000。

若有感動:
在「證主」網站「付出GIVE」部份,按「奉獻支持」頁,選「健康教會事工」。

廣告

靈與美


SONY DSC

靈與美
(220期《證主心》培訓事工專版)

◎一心撰文

誰說靈修一定要閉上眼睛?誰說靈修一定要在室內進行?靈修的目的是與上帝親近,能夠明白上帝的性情和心懷;若是這樣,靈修豈是那樣「死板」的呢。羅馬書一章二十節也說:「自從造天地以來,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我們何不藉著上帝創造之物去認識祂、與祂親近呢?

所以這一刻,請打開你的眼睛,放鬆你的心懷,留心身邊的一花一草、一山一水、一樹一木,你可以遠觀眼前的景物,又或低頭專注於一朵小花,觀察花兒的顏色變化、葉子的結構或形狀,你都可發現上帝創造的奇妙,不能不讚歎上帝的創意。

要每天都走到郊外與大自然接觸、靈修也許不易,不過只要你夠細心,即使在巿區的休憩場所,你也可達到相同的效果。若然仍有難處,不妨考慮郊遊或出外旅行時,用相機把美景拍下,當要靈修時,拿出那些相片,除了重溫美景,還可回想自己拍照時的心情,現在看到這些景物時又有何感受。這也是生活美學靈修的一種方法。

我們的上帝是位創意無限,滿有美善的上帝,身為祂的兒女,我們又怎能畫地自限呢!試試尋找合適自己的生活美學靈修方法,讓自己更能親近神。

延伸閱讀

c071085%e8%87%aa%e7%84%b6%e3%83%bb%e6%83%b3%e7%a5%a2rgb
《自然‧想》 鍾銘楷 著/ 184 頁

鍾銘楷牧師推廣大自然靈修多年,本書深入淺出,但又具體地介紹大自然靈修的方法、聖經根據。作者從宏觀、中觀、微觀各樣事物、景物,到以五官做接觸的媒介等方法,介紹大自然靈修的進路,務求讀者明白後可以實踐。又以自己的親身體驗作為示範,與大家分享在大自然中靈修的點滴。
靈修練習:http://www.ccl.org.hk/book-nm-ex

結伴同行
若對生活美學靈修(例如「攝影靈修」、「書法靈修」及「繪畫靈修」)有興趣,想有專人指導,有同路人結伴同行,一起感受、一同分享當中的樂趣,可參與以下由證主舉辦的「相遇都會」退修日。

「相遇都會」退修日
日期: 2017年1月14日(六)
時間:10:00am-4:00pm
地點: 「證主」禮堂
內容: 支援前線牧者與靈修帶領者,針對教牧與帶領者個人成長、在教會服侍的需要,提供屬靈操練、個人安靜,藉不同形式的工作坊體驗生活美學靈修項目。
導師: 潘怡蓉博士、梁祝君傳道、潘子勳老師、鍾銘楷牧師、陳明正先生、池麗華女士
費用: HK$280(證主之友可享額外優惠)
活動報名,歡迎登入www.ccl.org.hk或與謝姊妹聯絡 2725 8558

【歡迎瀏覽:220期證主心 (5.9M)】
【亦可於網上閱讀《線上證主心》 – 每篇文章陸續上載】

 

情緒健康 領導得力


img_0217
情緒健康 領導得力
證主「教牧領導力發展日」
(219期《證主心》培訓事工專版)

◎謝小慶 (「證主」高級事工拓展經理)

大機構會為員工安排培訓,提升他們的素質;作為教會的領袖,也需要有培訓,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並帶領教會健康地成長。證主關心教牧、領袖的全人健康,本年「教牧領導力發展日」以「牧場‧職場—成為情緒健康的領袖」為題,探討牧者如何成為情緒健康的屬靈領袖。當日吸引到逾70間堂會、機構的151人報名參加;當中牧者佔65%,信徒領袖佔35%。

發展日分別從自覺力培育、團隊建立、情緒輔導和心靈導引四方面,帶出「職場‧牧場」的主題信息。呂慶雄博士和陳敏斯博士首先透過全球領袖高峰會的兩段演講片段,啟發參加者明白領袖需要具備的自覺力,並理解自己在情緒、性格、社交方面的情況和盲點,以求改善;而在團隊中若能了解各成員的特質,便可以建立互惠圈來互相支援,減少衝突的破壞。

下午時段,屈偉豪博士以「情緒和靈命健康」為題,給教牧提供可行的情緒健康操練。教牧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易生負面情緒。他建議教牧需強化情緒健康,正確認知自己的能力,勿扭曲自我,強迫「追避」(追趕工作,逃避鬆弛)。個人健康上要平衡發展,讓生命素質成為感染生命的關鍵因素。

潘怡蓉博士談及牧養職場信徒的實際境況,她建議牧養需從職場掙扎經驗為起點,進入其處境,才可作雙向交流;並加強其在職場的宣教心志,這不單指職場是福音禾場,更是轉化社會的戰場。所以要幫助繁忙的職場信徒,學習開創恆常的退省空間,使身心常在健康的狀態,覺察上帝在職場的塑造。

有來自中小型教會的牧者表示,他沒有太多資源,發展日的每一部分對他來說都是很好的提醒。另一位在機構服侍的信徒領袖正尋求未來的事奉方向,發展日讓他全面了解事奉苦與樂,助他預防及裝備未來的道路。另有兩位傳道同工表示,發展日的內容多元化,內容整體都讓他們覺得大有得著,預備回到教會後重新檢視教會的狀況。

我們深信教會領袖有健康的情緒和靈命,才能建立健康的群體和教會。「教牧領導力發展日」只是我們其中一項重點活動,盼望藉著我們日常不同的著作、課程、講座,能成為牧者的幫助和動力。

img_0463
◎「領導力發展日」講員與主 / 協辦機構合影。

【歡迎瀏覽:219期證主心 (5.9M)】
【亦可於網上閱讀《線上證主心》 – 每篇文章陸續上載】

伊朗尋源—聖經在波斯的故事


dsc_1427
伊朗尋源—聖經在波斯的故事

(218期《證主心》培訓事工專版)

◎ 楊露儀 (考察事工主任)

談起伊朗,你或會想起國際新聞上的爭論,卻忘記了她曾擁有輝煌的歷史。其實她也是歷代志、以斯拉記、尼希米記、以斯帖記、但以理書等舊約經卷的歷史場景。證主於8月27日舉辦了一場「波斯帝國‧伊朗」講座,由《世界遺產系列——波斯》作者蘇冠強博士主講。當中除了介紹伊朗現在的地理、歷史、文化、食物外,更帶大家從聖經看昔日的波斯帝國。

dsc_1448

聖經舊約時代提及的波斯帝國,便是現今的伊朗。蘇博士介紹在伊朗發掘的遺跡中,有很多聖經中提及的「時、地、人、事」,例如考古學家發掘到信徒熟悉的以斯帖、末底改、但以理的墳墓。另外,以斯帖記中曾提到:「王見王后以斯帖站在院內,就施恩於她,向她伸出手中的金杖;以斯帖便向前摸杖頭。」(斯五2)在波斯發掘到的雕刻中,真的有顯示波斯王手持金杖的情景。

20160914152754877-page-001-v2
◎ 顯示波斯王手持金杖的雕刻

考古學家亦從當地遺跡發現,當時的猶太與波斯文化是互相影響的。聽到這些發現,實在挑起我們細讀這些舊約經卷的興趣,而且這些遺跡更是活生生的證據,見證著聖經的可信。如果你喜歡親身體驗,到伊朗尋源可能是「聖地之旅」以外的另一選擇。

請支持本會推動體驗式聖經聖地學習

聖經聖地學習包括猶太節期講座及體驗營會等,建立領袖屬靈生命。

全年籌款目標:
港幣20萬,截至8月底,籌得港幣7萬元,尚欠港幣13萬。

如有感動,請奉獻支持:
在「證主」網站「付出GIVE」,進入「奉獻支持」頁,按「網上奉獻」,選「聖經聖地事工」。

【歡迎瀏覽:218期證主心 (5.9M)】
【亦可於網上閱讀《線上證主心》 – 每篇文章陸續

教牧領導力發展日2016


new-web-banner
教牧領導力發展日2016
牧場・職場──成為情緒健康的領袖
(217期《證主心》培訓事工專版)

◎梁惠珍 (副總監(培訓事工))

情緒健康的領袖能認識和接納自己的特質和強弱項、勇於面對挑戰、承認自己有限制,並願意對己對人負責任。他們擁有設立工作與人際界限的技能,有方法避開怒氣與反彈的衝動,懂得消解負面情緒,在低沉時自我安撫。在自救之餘,還能改善團隊關係,建立健康的職場文化。教牧的職場是教會,在教會作帶領,可是他們的情緒健康常被忽略,有見及此,今年的「教牧領導力發展日」便請到來自不同專業範圍神學院老師,從四個方面分享如何成為情緒健康的領袖。

1. 第一講:培育自覺力(self-awareness──成熟領袖得力秘訣(呂慶雄博士)
借用美國柳樹溪社區教會主任牧師比爾‧海波斯(Bill Hybels)在2015年全球領袖高峰會提出領袖有五種「無形的領導力」的內容,討論自我覺察的重要。近年不少領導學的討論也提到領袖必須操練自我覺察的能力,以了解自己的情緒、性格、社交如何及為何受到成長經歷及環境的影響,從而追求改進。人人都有盲點,作領袖的必須虛心向同儕求問,以認清自己的盲點,避免受盲點所引起的重複性負面情緒所影響,破壞人際關係和團隊合作。

2. 第二講:愛人如己vs 過己vs不如己?!(陳敏斯博士)
引用美國華頓商學院著名教授、暢銷書《施予與支取》(Give and Take)的作者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在同一次領袖高峰會演講「給予:領導新觀點」中所倡議的內容,提出須要留意在團隊中有索取者、給予者及互利者三種成員。健康的工作環境需要有健康的團隊關係,如何找出團隊成員的不同特質,透過建立「互惠圈」的概念來塑造健康的團隊,建立互相支援的文化從而減少因衝突帶來的破壞。

3. 第三講:教牧同工的情緒與靈命健康(屈偉豪博士)
教牧不是超人,就算每天親近神也有承受不到壓力之時,可是在教會中有多少人會認真地關注教牧的情緒健康?屈偉豪博士從實際處境的層面,針對教牧的情緒健康提出可行的操練,包括:學會善待自己、從健康人際生活享受與他人的親密關係等。並建議效法耶穌安排時間專心工作,學懂說「不」,以製造更多寧靜空間去親近上帝,讓心意更新而變化。

4. 第四講:如何牧養面對職場壓力的弟兄姊妹(伍潘怡蓉博士)
職場為人提供生活意義與貢獻社會的滿足感,但也是信徒的壓力源頭。不少教牧常被埋怨不明白弟兄姊妹在職場中的掙扎,而教牧也苦於未能動員更多信徒參與事奉。其實,同工不是不願意,而是沒有具體有效的方法牧養在職場中掙扎的信徒。為此,伍潘怡蓉博士提出六方面的反省與可行的建議,讓教牧回應會友的需要,包括:加強職場人士的宣教心志、以職場的掙扎經驗為起點、雙向交流、培育多向度智能、開創退省空間及覺察神在職場中的塑造。

今年的「教牧領導力發展日」於9月21日(星期三)舉行,以「牧場‧職場──成為情緒健康的領袖」為主題,分別由自覺力培育、團隊建立、情緒輔導和心靈導引四方面,帶出「職場‧牧場」的主題信息。講員包括:呂慶雄博士(「證主」副總幹事〔培訓〕)、陳敏斯博士(柏祺城市轉化中心總監)、屈偉豪博士(伯特利神學院教牧輔導教授)及伍潘怡蓉博士(中國神學研究院助理教授〔實踐科〕)。

教牧領導力發展日這席靈筵已經預備就緒,謝謝教牧同工和信徒領袖踴躍赴會,一同持續學習,互相激勵!請為21/9(三)的聚會禱告!

「不斷反省自己的領導力,在可發揮的地方盡力領導,在不能有所為之處收斂,能屈能伸才是好領袖。」(《領導由心──成熟領袖的六個要素》)

【歡迎瀏覽:217期證主心 (5.9M)】
【亦可於網上閱讀《線上證主心》 – 每篇文章陸續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