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呂慶雄博士

由心領導.強化領導力!


封面圖
由心領導‧強化領導力──
共建健康教會!

【歡迎瀏覽:pdf版本 (6.1M)】
【亦可於網上閱讀《線上證主心》每篇文章 (陸續上載)】

【奉獻支持「證主」健康教會事工:網上奉獻
定期奉獻支持,讓事工穩步推展、同工專心服侍!

領袖荒到底是沒有領袖,還是沒有足夠能力、承擔與良好品格的領袖?我們認為,好領袖,除了有帶領的能力外,還需要有良好的品格。

因此,我們提出「領袖由心」:著重品格、靈命和行事為人;在培育上應先由內在生命,再到外顯行為。這是全面、全人的訓練,而且不是上課就能學會,往往需要生命師傅同行,陪伴成長。

要成為門徒的生命師傅,需要與門徒一同生活起居,透過生命榜樣建立門徒,再配合訓練培訓者(Train the trainers)的策略:
生命師傅(Life Mentors)→團隊教練(Team Coaches)→屬靈領袖(Spiritual Leaders)→門訓導師(Disciple Makers)

屬靈領導力logo_蜂巢_v2
培訓內容六個重點 2015重點課程:
1. 辨認呼召:你是否認識清楚你的人生目標,神給予你的召命是甚麼?有人被召去作宣教士,牧會或傳道,亦有人在職場發揮影響力。
重點課程:「S.H.A.P.E.:活出人生使命」

2. 團隊領導:「團隊建立」來自聖經,工作並非一個人可以完成,我們需要有團隊的配合。
重點課程:「團隊領導」課程

3. 品格建造:其他人是否喜歡你,或者是否相信你,並不在於你有多能幹,而是人的品格是否值得相信。
重點課程:「關係式領導」課程

4. 領導方略:管理技巧也是領袖需要學習的事,不過正如前述,這方面培訓已有很多,其重要自不待言。
重點課程:MBTI / T-JTA性格工具課程、「相愛相爭在教會」課程

5. 持續得力:很多年輕同工一開始時有負擔,但在工作和壓力之下慢慢耗盡。基督教傳統強調靈修、人與神的關係,這是持續得力的秘訣。正如聖經所說,一生的果效由心發出。
重點課程:書法靈修、聖經聖地課程

6. 使命傳承:一個人在崗位上表現得好固然不錯,但是如果能讓人接班,工作不會因為一個人的離開而完結,會較為理想。
重點課程:「自牧.牧人」課程

這六個範疇就是「領導六要」,本會亦會善用教會網絡及領袖資源,以開闊領袖視野。透過國際化的研討會,配合跟進培訓及諮詢服務,幫助他們將內容消化和本土化。

由心領導,強化領導力,共建健康教會!

您的回應
「屬靈領導力」事工:2015年度經費為港幣100萬元。
於2014年,已建立:
生命師傅 7人
團隊教練 12人
屬靈領袖 473人
門訓導師 260人

於2015年,期望建立:
生命師傅 5人
團隊教練 8人
屬靈領袖 549人
門訓導師 363人

若感動奉獻支持:
.請登入「證主」網頁「奉獻支持」頁選「健康教會事工」 

筆者
P1060213
呂慶雄博士
證主副總幹事、領導力培訓學院院長,於美國富勒神學院完成哲學博士,在跨文化研究系主修領導學。深受領導學大師Robert Clinton生命影響,致力推動領導力培訓,以生命影響生命!

*「屬靈領導力」延伸學習:瀏覽「屬靈領導力」專頁

廣告

尼希米與危機管理


尼希米 (4)

尼希米與危機管理 (189期《證主心》聖經聖地專版)

◎ 呂慶雄博士

約在公元前515年,所羅巴伯回歸聖城後完成聖殿的重建。但居於耶路撒冷的猶太人日子並不好過,70年後尼希米聽到同族人「遭大難,受凌辱」,城牆被毀、城門被焚,他便哭泣數日(尼希米記一2-3)。

故事的發展,是尼希米帶著危機感回到耶路撒冷,背負危險使命─重建城牆。重建昔日京畿的城牆,被視為謀反是很容易理解的。敵人果然不放過這個好理由誣告尼希米,除此以外,又不斷打擊他們的士氣、散佈流言、密謀殺害尼希米;同時,社會上又充斥不義。這時作為猶太人的領袖,尼希米內外交困,腹背受敵。

危機之所以「危」,是因為它的不可預測及難以防備,多好的計劃也要預留空間因應突變而作出調整。作為一個領袖,尼希米如何面對這樣的逆境?

當然,敵人並不輕易放過他們,參巴拉等看到嘲笑不管用,便聚眾騷亂,要破壞尼希米手上的工作。面對這對的攻擊,尼希米沒有坐以待斃:
「然而我們禱告我們的上帝,又因他們的緣故,就派人看守晝夜防備。」(尼希米記四9)

面對危機,需要夥伴同行。尼希米與同工們一起在神面前交託,一起面對困難,而不是坐困愁城。他結合心靈的力量、超自然的力量和團隊的力量,以行動回應當前的困境。

全文見於屬靈領導力專頁:尼希米與危機管理
http://www.sixleadershipessentials.org

【PDF詳細版本】:189期《證主心》(共5.88MB)

筆者簡介

otto holyland
呂慶雄博士
7月領袖聖地行隨團講師、領導力培訓學院院長、證主副總幹事(培訓)及香港伯特利神學院聯繫講師

 

追踪7月「領袖聖地行」特色
足跡一:重尋尼希米風範,體會如何成為一個情理兼備的領袖,學習帶領團隊面對危機。
看耶路撒冷今昔的變化,感受尼希米對故鄉之情,認識領袖如何由個人熱情帶動團隊激情。

足跡二:跟隨耶穌腳蹤,學習僕人領袖典範,認識如何建立團隊與提升跟隨者的素質。由拿撒勒到加利利,認識耶穌如何善用環境建立領袖的內在品格。

加利利

足跡三:緊貼彼得生平,認識領袖的誕生,以及如何從挫敗中更新突破。
在該撒利亞腓立比, 彼得如何定下人生使命?

該撒利亞腓立比 (1)

 

你的回應:即時上網瀏覽「跟耶穌,學領導」7月領袖聖地行詳情:www.ccl.org.hk(活動推介)

領袖聖地行

 

延伸學習:
瀏覽證主聖地考察事工facebook:www.facebook.com/cclhk.cce

展望中華專版:領袖,香港位置在那裡?-「強國」形象下的福音事工方向與策略


強國圖

整理文稿:方奕楷

 
今年,約五千萬內地遊客來港;中港矛盾下,特別下一代,對「強國」多持負面態度,教會如何按聖經教導回應?「強國」在發展中,香港教會如何關心中國內地教會?
以上是三月份舉行「中國事工研討會2014─『強國』形象與福音事工的出路」時給參加者的反思。170多位參加者,聽到陳劍光博士分析當前中國政府的政策,國際社會對中國崛起的關注及反應。

SONY DSC
講員:陳劍光博士(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執行幹事)

「有時教會文化太排外,似宗教會所,不能容納不同文化的人。」

當大量同胞湧到門前,這是契機,讓教會領袖反思甚麼是中國福音事工,內地人士福音工作已不一定要跑到老遠開展。陳博士指出中國少數民族信徒,十多年來跨省參與跨文化宣教,實在激勵香港教會在本土實踐。

 

IMG_2222
回應講員:呂慶雄博士【證主副總幹事(培訓)】
呂博士以城市宣教角度回應,指出今日城市擁有的宣教資源包括四方面:人口集中和多元、新事工實驗場所、資訊溝通無阻隔、資源集中。同時,香港吸引不少內地神學生來港學習,是培育內地領袖的機會。另外,又用Hub(樞紐)和Lab(實驗室)來形容香港可扮演的角色。香港提供新事工嘗試平台,能把成功經驗帶到中國;他鼓勵領袖要以僕人心態,與內地領袖互動協作。
多年來不少人禱告─求主打開中國的福音大門!神是否已回應,已把中國福音大門打開,還開到你家門前?我們需要反思:今天香港教會領袖要以怎樣的視野回應?依舊視內地遊客是蝗蟲?抑或他們就是教會的宣教對象?
「強國」形象下,香港教會領袖的位置在那裡?

 

IMG_2148
主持:郭偉聯博士禱告(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助理教授)

 

【PDF詳細版本】:188期《證主心》(共5.86MB)

【奉獻】
我們誠意邀請您與我們一起同工,福音工作得以持之以恆的進行,實在有賴您的參與和奉獻支持,願神賜福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