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傳承

老師不是教書!


DC30458
課堂氣氛互動,學員積極參與

老師不是教書!
(226期《證主心》回應之聲)
◎ 梁惠珍【副總監(培訓事工)】

常聽說教會鬧人才荒,領袖退休後繼無人,僅有的事奉者忙到透不過氣來,甚至枯竭了;有計劃地培訓不同年齡層的信徒領袖才是出路。要重新定位「基教」在教會的位置,教會才能培育更多新領袖,薪火承傳。

教育是生命感染生命
「基督教教育專業文憑課程」的學員經過數月的學習,得著甚豐。有學員感言:「明白要了解學生的背景及倚靠聖靈作教導;課程對我這作教導的有很大的提醒。」也有學員分享,他從導師身上學習到:「聖經教導最重要的是生命,並能帶來生命改變,行道非只是知識的增長。」基督教教育不單是教授客觀的資料、按書教導而已,而是「教人」,是生命教育。

教育是發掘潛能、裝備人才
課程中有不少學生原本未曾於教育崗位上事奉,希望透過學習尋找事奉路。像學員關姊妹就說:「我在尋索中報了這課程,可以幫助我將所學整合,裝備好自己。」亦有些學員本已在教導的崗位上服侍,希望裝備自己更好地運用知識和技巧,而決定報讀課程。學員謝弟兄分享:「已服侍大專生和初職人士三年多想裝備更多,以便有更好的服侍。」另一位學員陶姊妹表示:「我準備到日本宣教,看到證主這個課程,很感興趣。我也認為聖經教導和生命成長是很重要的事。」

基督教教育專業文憑課程
為了讓教會能在穩固的聖經教導基礎上持續增長與發展,證主、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和領導力培訓學院合辦「基督教教育專業文憑」課程。課程重點培育有潛質作教導人員的事奉者,內容涵蓋釋經與教學、聖經教導與生命成長、教育理論與應用、師徒關係、輔導與關懷、堂會教育事工之策劃與統籌各種教會的「基教」課題等。
科目詳情及報名資料:
http://www.ccl.org.hk/cepd

DC45325
個人研究匯報

【歡迎瀏覽:226期證主心 (4.71M)】
【亦可於網上閱讀《線上證主心》 – 每篇文章陸續上載】

廣告

「傳承」迫在眉睫



Photo credit @ 2jenn / stock.adobe.com

「傳承」迫在眉睫
(224期《證主心》封面文章)

◎ 呂慶雄博士【副總幹事(培訓)】

今天是華人教會第三波的交棒接棒潮,過去華人教會多不思考「領袖傳承」這題目,以為神必預備,惟如今交棒期迫在眉睫,接棒者還未「現身」,如何是好?理想的交棒,當然是從內部提升較外聘領導同工好,因在文化延續、團隊士氣等發展都較理想。由此可見健康的傳承需要計劃、部署、訓練及教育的。

至於年紀問題,箴言早有提示:「強壯是青年的榮耀;白髮為老人的尊榮。」(箴二十29)年輕、年長各有所長,對教會、機構同樣有貢獻。年輕的有創意與衝勁,敢於嘗試;年長的經驗豐富,智謀與人脈都是年輕人的助力。健康機構需要以老帶新,同時又放手給接班人作新的嘗試。
長遠來說,交棒給40至45歲之間的「年輕人」,對教會發展也較為健康。或許有人會擔憂他們經驗不足,但經驗累積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不堅持持續學習、沒有反思能力,大概也不會長進,再多幾年經驗也是徒然。只要他們對改變持開放態度,又擁有一定前線及管理經驗,應已有一定「本錢」持續成長。只要繼續整合經驗,他們便能在領導崗位上推陳出新。

每一代接班人都需要有「交棒意識」,即建立傳承文化,這應是教會文化的一部分,包括現時在位的領袖、執事同有這意識才能推行。畢竟,交棒與接棒的訓練,並不是接力賽訓練,多練幾次便有默契。培育領導人才、把教會的召命傳承下去,需要整個教會的管理文化,甚至架構也要更新,這改革是由門訓開始的。

「證主」今年五月的教牧得力講座,將以「傳承」為主題,而九月的教牧領導力講座將以「召命」為主題。我們深盼藉各講座和課程,讓教會能「領袖傳承.活出召命」!

【歡迎瀏覽:224期證主心 (5.34M)】
【亦可於網上閱讀《線上證主心》 – 每篇文章陸續上載】

得力閱讀:【基督王國夢
rust-king-iron-bronze
內地近年出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那麼,作為基督徒,我們的夢又應該是甚麼?

人物專訪:【傳承斷捨離—池麗華女士交接社長崗位 】
_D9A2565
馮肇熙先生由三月起接替池麗華女士,成為證主出版社新任社長。
池女士接受訪問,剖白傳承崗位的心路歷程。

展望中華:【在寒冬中惦記他們】
盧傳道02
華北地區的冬季,天氣份外嚴寒,空氣質素又不佳。
然而,這些天氣狀況,不能阻隔我們對內地傳道人的惦念。

回應之聲:【馬丁路德是反猶主義者?
IMG_3448
馬丁路德一直盼望猶太人歸信基督;但或是源於對現實的失望……
在〈猶太人與他們的謊言〉一文裡,大肆抨擊不歸信基督教的猶太人,
令人認為他是反猶主義者。

活動焦點:【薪火為道承傳】
jamie-street-103061
1517年,馬丁路德發表〈九十五條論綱〉
引發宗教改革……今日,我們又如何把信仰使命和異象承傳,
讓福音的火延續下去?

事工情報 (2017年4月 – 7月):「證主之友」報讀該課程可獲八折優惠
包括最新「生活美學靈修」課程。

凝聚同行力量專版:【文字的力量—讓愛循環走動
「女兒經常欠交功課,過去我常嚴厲督促她,令她十分反感,並反抗吵鬧。
經訓練和學習後,我決定將做功課的責任交回女兒,讓她從後果中學習,
我只做她的同行者。

 

同行者跳出框框


同行者跳出框框
(中國教會事工專版)

** 2015年3月《證主心》(199期)經已出版 **
【歡迎瀏覽:pdf版本 (5.39M)】
【亦可於網上閱讀《線上證主心》每篇文章 (陸續上載)】

【奉獻支持「證主」事工:網上奉獻
定期奉獻支持,讓事工穩步推展、同工專心服侍!

生命師傅,結伴同行
「作為好牧者,更是一個好廚師,將不同材料炮製成美味食物。」這是內地培訓同行者劉老師的分享!

由最初接受「活道」培訓到擔任組長,到如今夥伴「證主」成為老師,他對學生都十分關心,關係亦師亦友。除了屬靈生命和聖經學習,他亦關顧學生的起居生活,甚至人生大事,就像家人一般。有一次,他到學生的家,抵達後二話不說動手刨瓜切菜,煮出美味食物。他認為:好牧者就像好廚師,為不同學生選用合用的素材來牧養,讓他們為主使用。

20140912-25 919
「活道」劉老師(左)與內地傳道人夜行,建立亦師亦友的關係

以愛教養孩童
「將近一億個孩子,在缺乏父母關愛下成長,這將會成為憂慮,還是國家的盼望?」「愛基金」創辦人蔣麗萍女士看到內地龐大留守兒童的需要後,由心的反問。

中國近年很多農村家長都到城市工作,任孩子留在農村做成不少社會問題,「證主」去年有機會夥伴「愛基金」合作培訓兒童主日學導師,教授如何以聖經真理建立兒童教育。蔣女士分享:「感恩,證主是第一個支援我們的機構,有人同行,內心安定很多去啟動新事工!」

P1050412
「愛基金」創辦人蔣麗萍女士(右),與「證主」導師夥伴合作,培育兒童主日學導師

中國教會事工(資源出版)
作者贈書‧回應機遇

「送贈『證主』屬靈書之意義,在於承傳戴德生牧師創立內地會出版部服侍堂會之傳統,見證華人作者在宣教士所鋪的路上開墾之果子,秉承以文字事工去服侍教會健康成長!」

IMG_2058
本會董事、中大管理學系劉忠明教授,作為去年11月送贈書籍予內地宣德堂的靈糧大使,亦是送贈書目的作者之一,其反省亦啟發香港教會領袖思考如何回應。「內地教會對屬靈書籍需求甚殷:近年很多發展都在建築物上,卻沒有好的屬靈栽培。在香港的弟兄姊妹做甚麼可以幫助他們?」

2015事工計劃
透過26次內地及到港培訓,建立800位內地領袖(400位內地領袖 / 傳道人及400位新一代服侍兒童領袖)。出版簡體字書、課程及送贈屬靈書。

凝聚5位生命師傅,裝備10位團隊教練,建立400位牧人領袖,培育400位屬靈門徒。
另外,繼續支持25位傳道人生活,以支援他們能在較穩定的生活水平下,更專心牧養服侍的工作。我們亦計劃送贈四萬五千冊屬靈書予內地23間神學院及省級聖經學校,祝福3,000名畢業生。另新設「活道」聖經教導課程發展計劃,加倍出版進度;開創電子書贈券計劃,支援新一代的內地神學生。

全年籌款目標:HK$7, 610, 000

(奉獻行動,請參閱“回應之頁"

領導力專版-禱告從爸爸跪下開始


mfe7JiU

 革新版《證主心》闢出領導力專版,定期出版,為領袖增值。

今天,培育領袖面對最大的挑戰不是知識的傳遞、技巧的熟練,而是建立靈命和品格成熟的領袖。這需要時間琢磨,並從生命師傅的榜樣學習,從林克華牧師的分享便能體會得到。

屬神的人(man of God)必定是禱告者(man of prayer),屬靈的領袖也必定是禱告的領袖。

摩西舉起的兩手(非約書亞的刀)決定了勝負;但以理每天三次在主前跪下才能勝任巴比倫帝國「政務司司長」一職;日理萬機的主耶穌比你或我更有藉口說:「沒時間祈禱」(借用Bill Hybels著作書名“Too Busy Not To Pray”),他卻選擇更多的禱告。
很喜歡多年前、葛培理牧師在美國佈道大會的一張海報,海報沒有奪目的圖畫或花巧的語句,只有葛培理牧師跪下祈禱的照片,寫上簡單Pray(禱告)一字,簡約之中叫人震撼。

筆者的先父也是牧者,深印腦海的境象,就是他每天清早跪下一兩小時的禱求。曾打趣的問他何來那麼多禱告事項,他的答案就是:弟兄姊妹及事工需要多得時間也不夠用!以前在機構事奉,每月也有一日「分別為聖」的同工祈禱日,領袖們深明禱告是事奉重要的一環。從前任職的教會,每週同工例會前也花上一個多小時禱告,主任牧師更提醒我們,需每日有系統地按會友名冊為當中數個家庭代求祝福,這些都令自己在牧職中一生受用。
(全文請參看「屬靈領導力」專頁

Ba_0066

筆者介紹
林克華牧師
林克華牧師,現為第一城浸信會牧師,畢業於美國三一福音神學院,曾任職香港學園傳道會,並先後於美國及香港牧會,為美國宣道會按立牧師,事奉經驗包括網上神學、聖經翻譯及全球領袖高會籌委會等。

領導「心」法
C. Gene Wilkes, Jesus on Leadership

以兩種品格素質來辨別僕人領袖─謙卑和等待的能力。
Two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 qualities of a servant leader are humility and the ability to wait. 

屬靈領導力就是一種能影響別人,從未認識神到成為信徒,由信徒成為門徒,又由門徒到帶領團隊完成使命的特質。這特質需要在六個方面被培育:辨認呼召、品格建造、團隊領導、領導方略、持續得力及使命傳承。我們稱之為「領導六要」(The Six Leadership Essentials)。

【PDF詳細版本】:188期《證主心》(共5.86MB)

【奉獻】
我們誠意邀請您與我們一起同工,福音工作得以持之以恆的進行,實在有賴您的參與和奉獻支持,願神賜福您。

  

廿五載服侍.貴於傳承


_MG_2665

文:池麗華 - 副總幹事(拓展) 

三月起,本會委任馮肇熙先生出任副社長。有些朋友問我:「你這麼有經驗,而且還年青,為何要傳承?」我笑答:「我已服侍25年,如果不轉變角色,建立新人,是我失責!」

傳承何時開始,值得思考:年屆退休之時(60歲)才招聘尋人?我倒相信傳承是信念,是生活態度。因為我看見太多機構、教會因後繼無人而事工萎縮、群羊無首;主動及有意識安排才是上算。

「證主」的培育及我在女童軍的經驗中,均強調傳承(succession plan)。這不是自然發生而需刻意編排,而且接班人應從內部培訓,外聘是次選。傳承是生活態度的另一個說法:不只投放在一人身上,接班人應是一群合適人選中的一員。這建基於平日,以賦權(Empowering)的態度建立人,也建立團隊,強化同儕支持。 

我願意放手,接班人願意承擔,這只是一個里程,之後仍充滿挑戰。放手,代表不再留戀於安全地帶,確實令人不捨又不安!接班人需要進修裝備,學習平衡家庭、工作壓力;需獲得同工信任及跟隨;需忠於所託,對焦異象。我則轉變角色,成為教練,與他同行。

傳承需付代價,過渡期內人力資源不加反減。每位領袖都需要時間成長成熟,你樂見此美事成就嗎?懇請你以禱告支持這個文宣團隊,求那感動我的靈,加倍感動新團隊。你亦可以奉獻支持,讓有心的文宣同工無後顧之憂,奮勇作主工。

 

_MG_2704

【新手副社長 】- 馮肇熙,近年投入社交網絡和電子出版,由參與到熱衷,現承傳副社長角色。回望九年前加入證主事奉,由認識一紙單張、期刊製作,以致書籍出版及推廣,都感恩遇上許多好上司及專項同工。過程中神逐步帶領,也體會自己的限制,縱使滿途戰兢,仍接受任命,懷著勇氣靠主同行。

 

【快將出版】

宣教士見證:《多一雙筷子:改變孤兒的一生》-陳振威

因著信,他毅然離鄉別井,隻身來華。
因著愛,他冒生命危險,照顧戰亂中被遺忘的孤兒。
他─微勞士牧師─作者的恩師,付上一生為中國孤兒!

 復活節默想精選:四月,是記念基督受難和復活的日子。從《迎向甘苦的服侍》三十篇的內容撮要,帶領讀者默想「苦」與「甘」,作為受難節前的靈修導讀,讓讀者預備身心靈,迎接基督的復活。詳情請瀏覽「得力閱讀」專頁(http://ereading.org),鼓勵大家安靜默想,迎向甘苦的服侍! 

【PDF詳細版本】:188期《證主心》(共5.86MB)   

【奉獻】
我們誠意邀請您與我們一起同工,福音工作得以持之以恆的進行,實在有賴您的參與和奉獻支持,願神賜福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