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中年危機

生命師傅同行── 198期《證主心》經已出版!


生命師傅同行──
告別「節目主導」,回歸「關係式領導」!

198 front page banner

** 2015年2月《證主心》(198期)經已出版 **
歡迎瀏覽:pdf版本 (6.53M)
亦可於網上閱讀《線上證主心》每篇文章 (陸續上載)

【奉獻支持「證主」事工:網上奉獻
定期奉獻支持,讓事工穩步推展、同工專心服侍!

本期內容摘要如下:
專題文章:
〈生命師傅同行──重拾人性化的美〉【池麗華副總幹事】
今天,教會迷信「節目」,以為聽過一次講座、一次培靈會、一晚奮興會,生命就會轉化。
這無疑將心靈視作機械、教會視為工廠、聚會成為加工程序。
牧養卻本不應如此。

展望中華專版:【文稿整理:方奕楷】
〈靈糧大使──多方支持屬靈書籍送贈〉
今天香港可以購買的基本書種達10,000種以上,內地信徒則只有十份之一。
近年內地信徒數目,官方數字已增至2,300萬。你打算為這龐大急切的需要做些甚麼呢?
你也可夥伴我們,加入靈糧大使的行列,支援「證主」送贈書籍到內地!

〈內地書籍送贈──紙版書到電子書的牧養支援〉
你可能沒有興趣知道——內地信徒的生命需要、他們如何得到餵養、又如何接觸讓生命成長的書籍——
因為信仰對你來說可能只是個人事務。
但其實,天國擴展是每個信徒的責任,就算如「螞蟻」一般軟弱微小,但也能經歷祂神的大能。

198 ereading page banner
得力閱讀專版:

〈教會,你在哪裡?〉【高級編輯:馮徐雪文】
「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羅馬書十一2)
你所傳的福音有多「大」呢?貧富懸殊、社會公義、社區關懷、生態危機這些課題能包括在內嗎?
抑或你還是認為,基督教只是你個人的救主?
如果你是認真的基督跟隨者,是時候反思你自己、以致教會在世的責任了。

事工情報專版:
速遞2015年3-4月培訓及活動資訊,包括:
「逾越節」課程及工作坊、復活節聖地團(約旦、以色列)及新約團(希臘、拔摩島、土耳其)

領導力專版:
〈中年轉機〉【特寫人物:尹祖伊先生 – S.H.A.P.E.課程培訓導師】
社會為每個人的生命設定了路標。
在事業上,成為跨國集團管理層,可能已是很多人寐以求的目標。
但是,若你沒有找到人生使命,再努力完成、經過多少路標,到最後可能仍然感到空虛。

聖經聖地專版:
〈聖地學習‧用心建構〉【採訪及整理:尚行仁】
聖經在二千多年以前寫成,現代環境在文化、地域或語言上,都與它有極遠距離。
要貼近聖經的時代,唯有透過各種學習,這不得不花上時間精神。
一班同工及義工參與「聖經聖地」的服侍,讓我們更理解聖經的內容。

健康家庭專版:
〈公主、王子有病?〉
「孩子是一張白紙」這古老的比喻告訴今天的家長——
如果孩子有公主病、王子病,那麼,病源肯定在父母身上。
孩子也像一面鏡,反映父母在管教上的好壞;
作為基督徒家長,我們打算為上帝、為這個世界培育怎樣的孩子?

廣告

同行者的領導力:中年危機與出路


#192_1同行者的領導力:中年危機與出路 (192期《證主心》封面專題文章)
◎呂慶雄博士(副總幹事)

【192期《證主心》:網上瀏覽及下載 (5.34M)】
【奉獻支持「協會常務經費」:網上奉獻

邁向退休,是展開人生下半場的上佳時機,但亦可以是面對中年危機,失去健康、使命的困惑期。教會如何牧養這階段的信徒?

_MG_3755
早前「證主」舉辦「中年信徒/教牧的危機與出路」研討會,嘉賓王仕雄先生(前香港中銀集團副執行總裁)表示,要讓下半場過得有意義,必須思考使命(Calling)、生命(Being)、做事(Doing)等三個問題,過程中需要祈禱、反思及摸索。退休人士以其豐富的人生經驗,能啟導後輩,扮演同行者的角色。

_MG_3717
林榮樹牧師(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教牧事工部副主任)作為過來人,表示部分退休牧者可能經歷心靈黑暗、失去健康或財富等困惑,故此牧者自己要強壯。林牧師有三點提醒:
1. 牧者需要堅實神學觀,才能幫助人。
2. 必須擁有永恆學,明白今日已是永恆生命的開始。
3. 人生存在心靈黑暗上會感到神缺席,但不要看黑暗為不正常。

中年人(40-60歲)具備豐富人生閱歷,最有資格建立新一代領袖;但不少弟兄姊妹正面對生活壓力,甚至退休帶來的憂心。我認為要幫助他們及早預備,正所謂要「死得好」(Finishing well):
1. 要調整生命視野(Perspective),重檢人生方向;
2. 持續學習(continual learning)如:定期個人安靜退修,被神話語更新及激勵;
3. 孤身一人,是非常痛苦的,因此要結伴同行,並建立同工牧養的夥伴(Peer Mentoring)。

近期,因政制及其他社會議題引發不少爭論,教會需要好好處理因異議引發的危機。而踏進人生下半場者,若能在個人「得」(已很成功的上半埸)和「失」(健康或失財富)之中重建自己,再加上豐富人生智慧,便能成為他人的導引者角色,推動復和,重建教會群體合一。

「愛」比一切爭議和得失重要,若中年人士好好準備人生下半場,且能結伴同行,不單能重尋個人使命,也能祝福下一代,成為生命師傅。這正是今日教會面對的挑戰。

預告:「自牧‧牧人」中年信徒牧養課程
導師團隊:林榮樹牧師、何述群博士及呂慶雄博士
第一階段(初階:三堂課)
1. 認識中年危機
2. 面對中年危機
3. 建立支援網絡
尚有第二階段(進階課程),詳情請參考「屬靈領導力」專頁介紹 (sixleadershipessentials.org/course)。

otto
筆者:呂慶雄博士
證主副總幹事、聖地團講師、領導力培訓學院院長,於美國富勒神學院完成哲學博士,在跨文化研究系主修領導學。性格內斂、膚色黝黑,卻難掩對領導力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