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丕清

有家不願歸


5b
有家不願歸
溝通失效不代傳,群學同行尋突破
(218期《證主心》凝聚同行力量)

◎ 訪問及撰稿:丕清

_mg_0037-%e8%a4%87%e8%a3%bd八年來,梁惠珍女士(Peggy)出任證主副總監(培訓事工),與香港的教牧同行,關心家庭健康成長,因為家庭是神在世設立最基本的群體單位。她體會在社福界家庭治療的限制,只能幫助受助者解決當刻的問題,未能傳授有效方法,持續改善家人關係。究竟可如何釋放每一對夫婦的正能量,在教會中彼此群學同行?

她認同何述群博士研發之「反思對談」施教及溝通方法適合後現代處境,因此她便忠心地進行籌劃、推廣及籌募經費。她看見上帝大大使用此事工,多年服務超過2,600位學員。有夫婦和家長完成基礎課程後,主動報名進階班,有些更在基礎班任組長傳承精要。她回想一位丈夫學員的轉變,令她感動不已。

那位先生覺得太太不願與他說話,情感漸冷淡。他在基礎班小組群學組中,得同行者的回饋,意識自己是個極端外向者,喜歡以說話表達,甚至不能自制。他察覺問題源頭是「自己」,便主動找專業人士處理過度活躍傾向,最終脫離了困局。

Peggy又看見親子同樣出現溝通問題,父母忽略按孩子的性格特質教養他們,而負面情緒會影響孩子智力發展。她聽到家長的呼喊,便計劃推動訓練組長和教練,以滿足教會內眾多家長的需要。

Peggy相信以聖經真理為根基的「反思對談」法,能令溝通失敗不代傳。而透過推動群學同行,更能在重建家庭關係上重尋突破。為了裝備組長及教練,她要招募領袖,出版教練資源套,製作視聽教材及研習個案,還須為事工籌募研發經費;而身為母會執事及部長,她須兼顧教會事務,故常要一天「走幾場」。

在勞碌中她仍堅持,要改變社會的撕裂,教會內世代的鴻溝,要由家庭教育開始;在性格各異的家人中,在多元聲音中,我們須要培訓更多懂得創造對話空間的人才,在家庭、教會及至社會中,作和平之子。

現今家庭面對很大挑戰,扭曲的價值觀及社會歪風嚴重影響婚姻關係及下一代成長!

「證主」致力推行更多「反思對談」親子、夫婦及「兒童生命價值教育」的訓練,透過訓練牧者、家長和導師,促進家庭關係,進而建立孩子的生命質素。Peggy承擔「項目統籌」與團隊同工推動健康家庭事工、維護家庭價值。全年「反思對談」事工、「天倫樂」雜誌出版事工之項目團隊同工薪酬,所需經費共為港幣HK$720,000。

若有感動奉獻支持:
網上奉獻:「證主」網站「付出GIVE」,進入「網上奉獻」頁,按「網上奉獻」,選「同工薪酬」。

【歡迎瀏覽:218期證主心 (5.9M)】
【亦可於網上閱讀《線上證主心》 – 每篇文章陸續

廣告

陽光老師不忍青年信徒出走信仰


%e6%89%98%e5%85%92%e5%bc%8f%e4%b8%bb%e6%97%a5%e5%ad%b8
陽光老師不忍青年信徒出走信仰
(217期《證主心》凝聚同行力量專版)

◎ 丕清訪問

陽光老師有十年時間在大學生群體中工作,看見很多年青信徒因著思潮衝擊或朋輩壓力,放棄信仰,令她扎心!她更堅信不單要讓孩子從小認識神,更要為其信仰打好根基!

四年前,陽光老師投入本會中國事工部——兒童事工。有次在西南區的觀課經歷,令她焦急不已。在四十五分鐘幼稚班中,老師只單向地教導聖經,結果五分鐘後孩子便失去專注力,隨之出現的是玩手指、聊天、嬉戲、四圍走……國內大部份教會以託兒節目作兒童事工定位,所以老師關心的是如何做好課室管理,有趣味地完成教材,訓練孩子能載歌載舞,好在聖誕節慶祝會表演,贏取家長的掌聲!

警鐘敲響了,中一學生選擇向填鴨式的主日學說「不」,他們認為這是父母的信仰,與我何干?教會開始正視問題。信仰傳承與基督教教育(基教)有何關係?證主回應此需要,在今年開辦為國內導師而設的基教文憑課程。陽光老師親自執行此項目,並走遍各地去物識了二十二位有心志及能力的人才來港學習。

她要求學員要有持續學習的態度及更新基教的心志,他們是第一批儲備基教培訓師,往後要把整全的基教課堂融入當地教會的培育系統,改變以往家長式、規導式的教導,轉化為啟發式學習,價值觀內化,建立師生關係,踐行生命感染生命,建立門徒。

四年來的服待,陽光老師以其細心、勞苦、喜樂心懷,不單贏得學員的尊敬,更與受眾建立了友誼,繼而發展了不同的事工伙伴,互相支援,為基教的植根而努力。她最怕面對的,不是做事,而是生活。一個有潔癖的小女子,要獨力面對蟑螂不在話下,最深刻的一次經歷,是居所的廁板滿是穢物,她要花一個半小時大清潔。她佩服上帝的幽默,藉此挑戰她跳出「安舒區」,學習凡事倚靠神。今天,她最掛念的是團隊中多位教練已是銀髮族,急需年青而有心志的培訓師接棒,特別當趁著國內兒主之門仍開放時,投身培訓當地基教精兵,讓信仰傳承,跨越世代。陽光老師已預備好,成為中港兩地基教老師互動傳承的工人,求主使用!你呢?

信仰傳承下一代─支持同工參與內地兒童主日學事工
「證主」致力推動內地的兒童主日學事工,裝備內地具聖經及基教知識的導師,以長遠培育兒童主日學老師。陽光老師承擔「項目統籌」推動事工,團隊所需全年同工薪酬為港幣25萬元。

若有感動奉獻支持:
網上奉獻:「證主」網站「付出GIVE」,進入「網上奉獻」頁,按「網上奉獻」,選「同工薪酬」。

_mg_0583
◎ 陽光老師向主日學學員示範帶領活動的技巧

OLYMPUS DIGITAL CAMERA
◎ 基教上課

%e5%85%92%e7%ab%a5%e9%9b%a3%e8%80%90%e6%b2%89%e9%95%b7%e5%96%ae%e5%90%91%e6%8e%88%e8%aa%b2
◎ 兒童難耐冗長單向的授課方式

【歡迎瀏覽:217期證主心 (5.9M)】
【亦可於網上閱讀《線上證主心》 – 每篇文章陸續上載】

堂會聖經教導不能外判!


ce-web-banner2
堂會聖經教導不能外判!
【215期《證主心》培訓事工專版
◎ 丕清撮錄

較早前胡志偉牧師談到〈再思堂會的聖經教導〉,文中胡牧師指出聖經教導應以堂會為本,信徒就是聖經教師,聖經的教導與實踐,不應「外判」給神學院或機構。1

YMCA基督教事工學院教務長李富成傳道指過去十年基教外判多了,不少事奉者學習只當作「進補」,讀完返回堂會甚少實踐教導,失去教學相長的群學效應。信徒若沒有堅實的聖經基礎,如何判斷是非?教會經常要回應社會議題,這要回到神的話語上,才能有辨別的能力。教會要重新呼召領袖不單肩負起治理性的職事,更要委身教導性的職事,以致教會不單傳揚,還能傳承。

「證主」事工顧問林榮樹牧李富成師,亦強調群羊的成長沒有教導是不能「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上帝面前。」(西一28)「勸戒」和「教導」是牧者必不可少、責無旁貸的工作。屬靈生命需要有符合聖經的教導和培育,才會健康成長。

(本文撮自〈證主心〉網上文章〈基督教教育,還有市場嗎?做還是不做?〉
https://ccheart.wordpress.com/

1 原文刊於〈使命與領導〉(第45期),2016年5-6月

在6月10日基督教教育專業文憑課程發布會上,「證主」副總幹事(培訓)呂慶雄博士介紹,新推課程的目的是為教會培育人才,藉基督教教育,讓教會能在穩固的聖經教導基礎上持續增長與發展。此課程提供相等於學位水平的基督教教育理論及實踐訓練,重點培育有潛質作教導人員的事奉者。

課程特色包括:
. 學員可按需要自行釐定學習進度;
. 以聖經為基礎,著重個案經驗分析,理論與實踐並重;
. 教學方式切合都市人的學習文化—
– 跨平台學習
– 按學生的性格和學習風格施教
– 因材施教
– 活學活教
– 學以致用
. 著重師徒關係,以生命影響生命

多角度了解需求
呂: 呂慶雄博士(「證主」副總幹事[培訓])
李: 李富成傳道(YMCA基督教事工學院教務長)

問: 入學資格由高中畢業起,如何照顧學員參差水平?

呂: 此課程以小班授課,希望照顧到不同背景學生程應,而重點在理論、經驗結合,評核會看學生學以致用實效。
李: 此為橫向學習模式之一,學員透過課堂活動,觀察老師回饋,在群學中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實時學習(相對於網上學習)之威力。

問: 可否只修讀其中一科?
李: 可以。明白在職人士在工餘修讀需要有彈性,但我更鼓勵先嘗試,若覺合適,可完成整個課程,因香港需要一班有心基教的人,凝聚起來為信仰傳承努力。

課程及報名詳情:
http://www.ccl.org.hk/cepd

【歡迎瀏覽:215期證主心 (5.83M)】
【亦可於網上閱讀《線上證主心》 – 每篇文章陸續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