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201704

傳承斷捨離—池麗華女士交接社長崗位


_D9A2565

傳承斷捨離—池麗華女士交接社長崗位
(224期《證主心》人物專訪)

馮肇熙先生由三月起接替池麗華女士,成為證主出版社新任社長。從事出版業二十多年,離開自己熱愛的崗位,池女士坦言感到不捨。那她為何決定「交棒」?池女士接受訪問,剖白傳承崗位的心路歷程。

編: 池女士,你決定提早退休嗎?
池: 我未退休,仍會出任「證主」副總幹事(拓展),負責籌募、傳訊等工作。
編: 為甚麼要退下社長一職?
池: 扶掖人才接任社長,是機構「領袖傳承計劃」之一,其實三年前提升馮肇熙先生出任副社長時,已開展了此計劃。
rebecca編: 甚麼是「領袖傳承計劃」?
池: 機構是以推動事工發展為主,同工容易跌落一個陷阱:我要終其一生,努力完成主交託的工作,結果人去事停,後繼無人。但「證主」相信事工能持續發展,人才傳承是關 鍵,加上我們重點事工是培育屬靈領袖,故在機構內亦同步推動「領袖傳承」(Succession Plan)。領袖第一天承接新崗位,已在計劃傳承,因為推動事工只是平台,人才培育才是目標。
編: 你退位後心情如何?捨得嗎
池: 確實有不捨,容許我用現在流行的「斷捨離」去形容。

「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原來是難以轉讓或傳承的。過去幾年,我嘗試轉讓關係網給接班人,但發覺不易,原來人與人相處,是有化學作用的,大家不同的特質會催化不同的事工模式。能傳承的,只是那待人以誠的態度、彼此同行的承擔。
「捨」:擔任社長最大的財產是書,包括行業參考書。一直保存,以為日後可作傳承的一份禮物,但最後發現可能派不上用場!因知識增長實在太快,出版行業轉變太急遽,我惟有狠心地捨棄這批財產,留下的是那份求知若渴的精神,這亦是社長作為一位通才所要具備的條件。
「離」:要離開從事28年的出版崗位,是一種放手的學習, 好不容易在情感上去接受離開熱愛的工作、團隊、一個很安全的地帶、一份價值和肯定。再問自己:我是誰?想通了,我是願意成全他人去發揮特質的隊友、教練、同行者,這是女兒在天國大家庭中的一份天職。
放手,是一門學問,在人生不同季節中順命而行,享受工作中不同角色的滿足。

支持協會經常費,推動領袖傳承
為支援教會培育領袖接棒,2017年,本會致力推動師友同行「領袖傳承」運動,透過師友同行關係,藉培訓及資源出版,裝備領袖持續得力,活出召命,成為有心有力的領袖。

立即行動
網上奉獻:「證主」網站「付出GIVE」,進入「網上奉獻」頁,按「網上奉獻」,選「協會經常費」。

【歡迎瀏覽:224期證主心 (5.34M)】
【亦可於網上閱讀《線上證主心》 – 每篇文章陸續上載】

 

廣告

基督王國夢


rust-king-iron-bronze
Photo credit @ Ryan McGuire / gratisography.com

基督王國夢 — 韓慧恩    編輯主任
(224期《證主心》得力閱讀)


最近,「夢」被評選為「中國年度漢字」,成為了人們最關注的漢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每個民族也都有自己的夢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夢」,那麼,作為基督徒,我們的夢又應該是甚麼?

中國神學研究院副教授雷競業博士所著新書《追尋基督王國——中世紀教會政治、學術和靈命的演變》提綱挈領地為讀者勾勒出中世紀的簡筆素描:中世紀人的共同夢想就是建立一個「基督王國」的大同世界。對中世紀而言,歷史中的羅馬帝國已轉化為基督化羅馬帝國的夢想。

雷教授帶領我們開啟追尋基督王國之旅,眼前展現的並不是黑暗與迷信,而是另一幅景象:中世紀的人心中都有一個「基督王國夢」,基於此他們以認識神為人生的目的;高舉聖經為一切知識的無誤權威;相信理性可以告訴他們貫穿屬靈世界和物質世界的真理;認為神學就是一門科學,而且是最高級的科學,科學和神學的目的都是宣揚真理。

在愈來愈世俗化的今天,我們基督徒也應該有個夢,不僅要有個人的夢想,而且要有共同的夢想,就是建立「基督王國」,讓信仰涵蓋世界和生活的每一方面。在這一點上,或許我們正需要中世紀的人來激發我們,再次鼓起勇氣去為真理而戰。

書籍介紹
C050001 追尋基督王國
《追尋基督王國—中世紀教會政治、學術和靈命的演變》
作者:雷競業
頁數:264頁
定價:HK$138
中世紀的共同夢想就是建立一個「基督王國」的大同世界。本書沿著這夢想的主線,描述了中世紀早期、高峰期和晚期分別在政治、文化、神學、靈命追求以及靈修傳統等方面的不同發展和特點。

【歡迎瀏覽:224期證主心 (5.34M)】
【亦可於網上閱讀《線上證主心》 – 每篇文章陸續上載】

 

 

「傳承」迫在眉睫



Photo credit @ 2jenn / stock.adobe.com

「傳承」迫在眉睫
(224期《證主心》封面文章)

◎ 呂慶雄博士【副總幹事(培訓)】

今天是華人教會第三波的交棒接棒潮,過去華人教會多不思考「領袖傳承」這題目,以為神必預備,惟如今交棒期迫在眉睫,接棒者還未「現身」,如何是好?理想的交棒,當然是從內部提升較外聘領導同工好,因在文化延續、團隊士氣等發展都較理想。由此可見健康的傳承需要計劃、部署、訓練及教育的。

至於年紀問題,箴言早有提示:「強壯是青年的榮耀;白髮為老人的尊榮。」(箴二十29)年輕、年長各有所長,對教會、機構同樣有貢獻。年輕的有創意與衝勁,敢於嘗試;年長的經驗豐富,智謀與人脈都是年輕人的助力。健康機構需要以老帶新,同時又放手給接班人作新的嘗試。
長遠來說,交棒給40至45歲之間的「年輕人」,對教會發展也較為健康。或許有人會擔憂他們經驗不足,但經驗累積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不堅持持續學習、沒有反思能力,大概也不會長進,再多幾年經驗也是徒然。只要他們對改變持開放態度,又擁有一定前線及管理經驗,應已有一定「本錢」持續成長。只要繼續整合經驗,他們便能在領導崗位上推陳出新。

每一代接班人都需要有「交棒意識」,即建立傳承文化,這應是教會文化的一部分,包括現時在位的領袖、執事同有這意識才能推行。畢竟,交棒與接棒的訓練,並不是接力賽訓練,多練幾次便有默契。培育領導人才、把教會的召命傳承下去,需要整個教會的管理文化,甚至架構也要更新,這改革是由門訓開始的。

「證主」今年五月的教牧得力講座,將以「傳承」為主題,而九月的教牧領導力講座將以「召命」為主題。我們深盼藉各講座和課程,讓教會能「領袖傳承.活出召命」!

【歡迎瀏覽:224期證主心 (5.34M)】
【亦可於網上閱讀《線上證主心》 – 每篇文章陸續上載】

得力閱讀:【基督王國夢
rust-king-iron-bronze
內地近年出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那麼,作為基督徒,我們的夢又應該是甚麼?

人物專訪:【傳承斷捨離—池麗華女士交接社長崗位 】
_D9A2565
馮肇熙先生由三月起接替池麗華女士,成為證主出版社新任社長。
池女士接受訪問,剖白傳承崗位的心路歷程。

展望中華:【在寒冬中惦記他們】
盧傳道02
華北地區的冬季,天氣份外嚴寒,空氣質素又不佳。
然而,這些天氣狀況,不能阻隔我們對內地傳道人的惦念。

回應之聲:【馬丁路德是反猶主義者?
IMG_3448
馬丁路德一直盼望猶太人歸信基督;但或是源於對現實的失望……
在〈猶太人與他們的謊言〉一文裡,大肆抨擊不歸信基督教的猶太人,
令人認為他是反猶主義者。

活動焦點:【薪火為道承傳】
jamie-street-103061
1517年,馬丁路德發表〈九十五條論綱〉
引發宗教改革……今日,我們又如何把信仰使命和異象承傳,
讓福音的火延續下去?

事工情報 (2017年4月 – 7月):「證主之友」報讀該課程可獲八折優惠
包括最新「生活美學靈修」課程。

凝聚同行力量專版:【文字的力量—讓愛循環走動
「女兒經常欠交功課,過去我常嚴厲督促她,令她十分反感,並反抗吵鬧。
經訓練和學習後,我決定將做功課的責任交回女兒,讓她從後果中學習,
我只做她的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