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201701

傳福音也要「因材施教」— 學習有效的佈道


20151203_200611傳福音也要「因材施教」—學習有效的佈道                                                                                         (220期《證主心》培訓事工專版)
◎謝小慶(「證主」高級事工拓展經理)

信徒大都希望親友、同事能早日信主,雖然他們歸信與否,全是聖靈的工作與人的意志決定,但我們若能在個人佈道上,按著福音對象的特性來與他們溝通,便會較為有效。可惜不少的個人佈道訓練都甚少留意這個重要的因素。
針對這個情況,「證主」便舉辦了「按形按格的個人佈道」課程,教導學員以「形對形」、「格對格」來作個人佈道,以此增加對佈道對象的認識,從而提升他們信主的機會。

「按形按格的個人佈道」課程採用MBTI息@為了解性格的工具,課程的特點是:
1. 從性格學的角度查考聖經人物的性格

2. 由學員作「真人Show」分享性格
3. 播短片及靈修來建立愛的心志與力量
4. 填寫性格問卷,以了解自我及對方

20160621_195420
完成課程後,一直想傳福音的曾姊妹表示:「林牧師讓我在個人佈道方面有新概念,這是非常有用的佈道方法。」另一位學員馬傳道也談到:「(課程)提高我接
觸新朋友的意識,例如:崇拜後接觸新朋友時可問多幾句,以便推敲對方的背景。同時也提高了我向家人傳福音的負擔和信心。」學員王弟兄告訴同工,他在教會立志服侍青年人,透過這個課程,他更能掌握青年人的特性、信主的掙扎,有信心可助他們在主裡成長。

有學員感謝林牧師的教導,佩服他對佈道的熱誠,而且能具體教導大家如何應用。因此,她向教會的牧者推介這課程,更透過「證主」邀請了林牧師在其教會崇拜講道,鼓勵大家齊佈道,更會在教會開辦此課程。而目前,已有三間教會透過「證主」邀請林牧師主講此課程。若教會機構有意開辦「按形按格的個人佈道」課程,可與「證主」聯絡。新一期「性格與個人佈道」課程將於2017年4月舉行,請密切留意「證主」網站宣傳。

支持「領導力培訓事工」
本會今年度透過「領導六要」課程(包括「性格與個人佈道」課程)及聖經聖地培訓活動等,經費需要:HK$600,000。
截至11月底,已接觸1000名人次學員,暫籌得:HK$122,000。

若有感動:
在「證主」網站「付出GIVE」部份,按「奉獻支持」頁,選「健康教會事工」。

廣告

小人物與大歷史— 宗教改革運動領袖的啟迪


20130624_141814-worms-edited小人物與大歷史 — 宗教改革運動領袖的啟迪                                                                                        (221期《證主心》專題)
◎呂慶雄博士﹙「證主」副總幹事(培訓)﹚

1517年之前開始的宗教改革運動,為教會發展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是宗教改革五百周年紀念,就讓我們看看馬丁路德、加爾文等這些改教運動的「旗手」,如何在改變歷史的過程中展現出領導特質,並對今日教會的領袖帶來甚麼啟?
宗教改革始於馬丁路德在1517年10月31日於威丁堡教堂門口釘上95條羅馬天主教的錯誤。他本意是想引起學術討論,卻開啟了教會改革的大門,直接導致基督教新教的出現,及日後天主教會的內部改革。加爾文本是天主教徒,他的密友大部分是路德改教運動的支持者,都不滿教廷的腐敗。加爾文於1533年改信更正教,同時對研究聖經的興趣日增。1536年他定居日內瓦,領導瑞士的改教運動,也發表了《基督教要義》,為改革宗神學奠定基礎。
其他的改教先驅包括:威克里夫(John Wycliffe, 1320-1384)、約翰胡司(Jan Hus, 1371-1415)和丁道爾(William Tyndale, 1494-1536)等,都大聲疾呼要回到聖經的教導。威克里夫與丁道爾把聖經從拉丁文及希臘文翻譯為英語,讓平民有機會用自己的語言來閱讀聖經。神學家及人文主義者伊拉斯謨(Desiderius Erasmus, 1466-1536)對批判教會的奢華毫不留情,腓特烈(Friedrich the Wise, 1463-1525)作為貴族,也支持路德對教廷的批評並處處維護路德。
綜合以上的領袖在改教運動期間的表現,可發現有下列特質:

帶批判思維面對新思潮宗教改革其中一個重要成因,是人文主義思潮的興起。改教者的辯論,對維護傳統人士來說是禁忌。今日,我們需要帶批判性的思維來面對新思潮。選擇接納或拒絕都需要勇氣和智慧。
正面面對政教關係羅馬天主教的腐敗在一定程度上與政教不分有關,不過當時的主流社會是以基督宗教文化為主,與我們今日社會基督徒只屬少數有明顯的分別。我們如何面對政教關係可有很多選擇,卻不是避而不談。
領袖要博學今日各行各業分工專精,連領袖也講求專業化,可是要帶動革命性的改變,則需要博學的領袖。今日資訊科技發達,作領袖的要懂得篩選及學習有用的資訊和學問,才能作出更準確的判斷。

沒有前人的犧牲,再有能力的領袖也不能在歷史中佔一席位。好像約翰胡司就曾被視為異端而被燒死,威克里夫即使死後多年,也被人把遺骸燒成灰。今日推動改革者若未見成效,可不用灰心,也許你是奠基者之一。神掌管歷史,祂會用任何人來改變歷史。人惟有仰望神才可有真正的盼望。今日我們要忠於主所託,同時也要環顧四周,觀看甚至參與神可能使用的微小人物改變現況。

全文請瀏覽屬靈領導力網誌,〈小人物與大歷史:改教運動給領袖的啟示〉

 

擁抱恩典.邁向新年


img-20160610-wa0066擁抱恩典.邁向新年
(221期《證主心》封面文章)
◎鄧兆柏﹙「證主」總幹事﹚

不敬畏上帝的生活,是危機四伏的生活,因為你會以自己取代上帝的位置。

這是天天的戰役,
雖不見武器、
政黨、
國界,
但這戰役不曾停止。
自伊甸園起,
直到
最後的凱旋,
這戰場不在人的身外,
卻在人的心內。
這是更危險的戰爭,
比世界大戰更激烈。
這是一場「敬畏之戰」。
我們受造
為敬畏上帝,
真實地、
全心地、全意地。
但其他的「敬畏」會擠進來:
敬畏受造之物、
敬畏人、
敬畏自己,
令我們忘卻敬畏上帝。
我們需要恩典
去敬畏;
我們需要跪拜在上帝跟前,
唯獨祂配受敬畏。

面對2017多變的一年,讓我們放下自義,重拾初心,重新發現恩典多奇妙;面對生活的無奈,毋忘恩典的改變大能;面對政局的多變,毋忘祂的主權。在每天的屬靈爭戰中,唯獨恩典能領我跨勝。誠願屬神的子民,謙卑尋求神,每天清晨,發現上帝的新恩。

專題﹕【小人物與大歷史—宗教改革運動領袖的啟迪】
20130624_141814-worms-edited                                                                                              今年是宗教改革五百周年紀念。馬丁路德、加爾文等這些改教運動的「旗手」,如何改變歷史並展現領導特質,並對今日教會帶來的啟迪。

培訓事工專版﹕【傳福音也要「因材施教」—學習有效的佈道】
20151203_200611

中國教會事工專版﹕【走在謙卑、專注的活道上】SONY DSC

回應之頁﹕【兩性教育,刻不容緩】
「同性婚姻」法例會廣泛伸延至各類社會、文化及教育政策。在男女界線和性別認同模糊下,人將會活在不安中,無所適從。

出版事工專版﹕【「神學」豈是高不可攀?】
%e8%bf%bd%e5%b0%8b%e5%9f%ba%e7%9d%a3%e7%8e%8b%e5%9c%8b_1006_ac011017-%e8%87%b3%e7%90%86%e8%87%b3%e8%aa%a0%e8%81%b7%e5%a0%b4%e8%a1%8c%e8%80%85_0928
在公共空間的種種切身議題,基督信仰又如何導引我們的思考和行為,成為我們內在的「關鍵意見領袖」?

凝聚同行力量﹕【爭分奪秒的領袖培育!】
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