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201506

音樂譜出同行腳步


Jenny Lam with friends
Jenny Lam(中)於音樂會中

音樂譜出同行腳步
(202期《證主心》凝聚同行力量)

* *2015年6月《證主心》(202期)經已出版 **
【歡迎瀏覽:pdf版本 (6.29M)
【亦可於網上閱讀《線上證主心》每篇文章 (陸續上載)】

【奉獻支持「證主」事工:網上奉獻
定期奉獻支持,讓事工穩步推展、同工專心服侍!

「2013年,獲梁老師邀請,參與一次往內地的兒童主日學(下稱兒主)導師培訓,領受培養兒主導師的意義和迫切性。」

分享以上體會的是Jenny Lam,她口中提及的梁老師便是參與「證主」內地聖經教導事工的老師。一直對宣教有負擔的Jenny,在2013年的培訓旅程中,亦有機會運用自己的音樂恩賜,跟當地兒主導師分享音樂資源和進行少許訓練。她觀察到內地偏遠地區缺乏音樂資源,連樂譜也是20年前的,極需要支援。以上體驗,讓唸過古典音樂的Jenny反思,如何透過自己的特質支持中國教會事工。

5月份,Jenny與友好籌辦音樂會,她在內容上滲入信仰的元素,透過古典音樂表達神創造世界、動物,人類的訊息,以致引領聽眾反思生命。是次音樂會後,Jenny將部分收益,奉獻支持「證主」同工在內地推動有關聖經教導的培訓工作。她道道地地的同行,在發揮音樂特質傳揚福音之餘,亦可參與事工籌募的服侍,為國度拓展發揮創意。

你會成為我們下一個同行者嗎?

個人奉獻‧同行支持
贈書券最新版本

上期提及的「內地神學院畢業生贈書計劃」,為期一個月,長達23,000公里的內地贈書旅程已於6月初完成,來自23間神學院及省級聖經學校的3,000位應屆畢業生,共獲得45,000冊贈書。感恩已有伙伴團體奉獻,但仍需個人支持。現有贈書大使推動「贈書券」奉獻行動,求主記念此活動期至6月底。詳情可致電2725-8558與方先生聯絡,或向你認識的贈書大使查詢。

廣告

牧養失落「上班族」.教會資源何往?


city 4
牧養失落「上班族」.教會資源何往?

(202期《證主心》中國教會事工專版)

◎ 文稿整理:馬迅榮

* *2015年6月《證主心》(202期)經已出版 **
【歡迎瀏覽:pdf版本 (6.29M)
【亦可於網上閱讀《線上證主心》每篇文章 (陸續上載)】

【奉獻支持「證主」事工:網上奉獻
定期奉獻支持,讓事工穩步推展、同工專心服侍!

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少數民族」是我們忽略了的,就是「上班族」,雖然未有數據定這族為「未得之民」,但「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的統計已告訴我們,香港教會已出現危機了,國內的情況更嚴重。

職場充滿對福音的需要、人際關係的問題、工作的壓力、權力、情慾和物質等都不能滿足人心底的需要,惟有與神關係和好,才有真正的平安。正面而言,職場是教會與社會間的橋樑,是傳福音的橋頭堡。相反,教會努力培育的信徒,卻在職場中大量流失了。以下服侍經驗,讓大家多了解中國城市教會和職場的情況。

1. 教會以內的資源不均
內地不少教堂既多且大,用上龐大金錢和人力資源;與投放在「軟件」的資源相比,兩者的落差明顯。內地教會仍有一套觀念:神的僕人要吃苦,傳道人薪金微薄,甚至沒有工資。牧者人數與會眾比例懸殊,幾個專職傳道需要牧養上萬人;大量沒有接受正規神學訓練的信徒充當牧者,教導和牧養質量不足。在華東一些城市,特別多「老闆牧者」——企業老闆又是教會牧者,以企業模式管理教會,並不能全面以聖經真理回應職場遇到的問題。

2. 教會以外的團契缺乏資源
國內很多工商團契,不少在教會架構以外。這些團契規模不小,有些團契名單上有幾百人,每次聚會也有幾十人。這些團契比上文談及的教會,或教會內的工商團契資源就更少,沒有專業事奉人員,沒有奉獻支持(因為弟兄姊妹的奉獻一般都給了教會)。因此,即使信徒覺得團契重要,卻有心無力,聚會沒有明顯方向。當有信徒領袖興起時,每每各自為政,群龍無首。

3. 資源有限的教會
很多城市教會,其信徒主要是在職人士,理論上應有穩定奉獻收入。實況是除了一些大企業員工,其他在職弟兄姊妹的收入有限。內地城市貧富懸殊很嚴重,國內城市教會也同樣是貧富懸殊。在經濟發展中,內地很多城市的實質人均收入不高,雖然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加,但很多時候都是假象。

另一原因是教會在工作神學、金錢管理和在職使命方面少有教導,自然流失在職信徒,教會因此更少談及這些,持續減少用於教導和培訓在職信徒的資源,形成惡性循環。

(撮自104期《展望中華》文章〈職場見證與福音機會〉,筆者:楊榮軒博士)

您的回應
內地教會需要我們的同行,支援職場領袖的屬靈教導。
懇請大家記念2015年「跨文化事工」(包括職場領袖培育工作)發展經費:
HK$190,000

若有感動奉獻支持:
請登入「證主」網頁“奉獻支持頁”選「中國教會事工」

宣教從來不是獨腳戲


宣教從來不是獨腳戲
(202期《證主心》出版事工專版)

◎ 馮徐雪文【「證主」高級編輯】

* *2015年6月《證主心》(202期)經已出版 **
【歡迎瀏覽:pdf版本 (6.29M)
【亦可於網上閱讀《線上證主心》每篇文章 (陸續上載)】

【奉獻支持「證主」事工:網上奉獻
定期奉獻支持,讓事工穩步推展、同工專心服侍!

教會在世,是要踐行上帝的使命,地極宣教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宣教士或宣教團隊能在工場事奉,背後要靠差派教會、差會、宣教士、本土教會及本土機構之間的多方合作。「證主」與中國神學研究院於本年5月15日,以「宣教伙伴.並肩攜手」為題合辦公開講座,探討這種伙伴關係如何推動教會宣教事工。

新相片_分享會4人
(左起)莫陳詠恩博士、歐醒雄牧師、劉卓聰先生及葉美𡣖女士

會上,莫陳詠恩博士1指出,當差傳只著重「差方」而不重「傳方」,就會阻礙福音本色化。而且本土教會長期依賴宣教士,實難以建立傑出的本土領袖,差派教會也失去了神學重整的機會。因此,她建議在我們經常提及的差傳金字塔(宣教士、差會、差派教會)上,加上本土教會一環,因為本土教會不但需要愛,也需要差派教會和宣教士的尊重,而且他們也有值得別人學習之處。

宣教範式轉移1

劉卓聰先生2表示,短宣不能代替長宣,也不能只停留在宣教旅遊的層面,而須深化孕育成為長宣。莫陳詠恩博士也補充說,為期兩週的短宣宜改稱訪宣,隊員只要謙卑去學習,不要認為自己在付出多少,並在佈道上急於求成。

歐醒雄牧師3提出,一些中小型教會自覺能力有限,無力推動宣教,然而推動宣教是教會的使命,反而能擴闊會眾的視野,讓教會獲益良多,而差派教會的牧者在推動差傳上有四重角色:培育未來的宣教士;具體策劃,讓會眾認識宣教;推動成立祈禱小組、差關小組等;祈禱及奉獻支持者宣教士。

教會在世_cover_0424_OP

莫陳詠恩博士的著作《教會在世》展示教會如何演繹整全的福音,包括詳細論述地極宣教的歷史和實踐。此書被列入「中國神學研究院.普及神學叢書」,邀請讀者以祈禱及奉獻支持叢書的出版。

1 中國神學研究院實踐科副教授
2 世界福音動員會(香港)總幹事
3 香港萬國宣道浸信聯會總幹事

您的回應
2015年證主計劃出版11本繁體書,15本簡體字書,以支援內地及本港職場、家庭及教會領袖,以上出版事工全年經費為港幣200萬。誠邀您支持!

請登入「證主」網頁“奉獻支持”頁選「文字事工」

《教會在世》讀者回應


教會在世_cover_0424_OP
《教會在世》讀者回應

(202期《證主心》回應之頁)

* *2015年6月《證主心》(202期)經已出版 **
【歡迎瀏覽:pdf版本 (6.29M)
【亦可於網上閱讀《線上證主心》每篇文章 (陸續上載)】

【奉獻支持「證主」事工:網上奉獻
定期奉獻支持,讓事工穩步推展、同工專心服侍!

「昨日主日得到這書:《教會在世:踐行上帝的使命》,今日清早花了約兩個小時,看完第一章,只約40頁書,作者就已經將聖經的中心─上帝的心意,寫得清楚明白。一章書裡,不少典故,深入淺出中,看到作者融會貫通的功力。結束本章的主禱文,再次提醒讀者神對整個世界、萬族萬民的心意。更有意思的,是一章書後的集體行動建議和好書介紹。總括一句,這書寫得好,是因為有以下的重要元素:聖經與神學的啟悟、實踐、經歷、教學、日子的功力。

我雖然未看完這書,但第一章已給了我極佳的印象,再快速翻看全書大綱目錄,就知道更豐富的內容是在第一章書之後,我會繼續將這書看完。

這書不只是寫給神學院的同學的。我覺得應是寫給眾教會及弟兄姊妹的,若教會不同的小組一起研讀分享,必定會帶來教會的更新。」

以上在「得力閱讀」網頁留下的回應,已有讀者開始這認識教會在世使命的歷程,你還等待甚麼?馬上到「得力閱讀」購買《教會在世:踐行上帝的使命》﹗」

領袖,全人健康太重要!


全人健康
領袖,全人健康太重要!

(202期《證主心》香港領袖培育事工專版)

◎ 採訪及整理:方奕楷

* *2015年6月《證主心》(202期)經已出版 **
【亦可於網上閱讀《線上證主心》每篇文章 (陸續上載)】

【奉獻支持「證主」事工:網上奉獻
定期奉獻支持,讓事工穩步推展、同工專心服侍!

牧養信徒,常言要全人關注包括身、心、靈,但當領袖關心自身的成長時,又往往忽略全人的關注,狀況失衡。到底何謂「全人」關注,除了身心靈之外,還有甚麼需要我們關注?

近月,中國神學研究院實踐科助理教授伍潘怡蓉博士(下稱Annie師母),向「證主」同工分享「服事者的全人自我照顧」,從六個角度闡釋服侍者追求身心靈平衡與心意更新之道,包括:

6 quotients

_MG_7726

這六項中,傳統領袖培育著重靈性,近年開始關注情緒和逆境智商,但工作、身體和群體智商都較少提及。因此以下撮錄當天Annie師母在這三方面的分享#。

VQ(工作智商 Vocational Quotient)的培育
領袖在職場宜先釐清自己的價值取向:工作是為糊口?為祝福他人?如何持生命活力,以致敬業樂業?另外,亦需要在工作中常發揮創意及激勵發明,結合文化原素,並超越平庸,追求真、善、美,持守生命之盼望;對自我工作的成果訂下評估標準,反思如何定義「成功」與「有用」?擁有正面思考很重要,善於溝通:學習對不同人的表達與聆聽的溝通語言是基本功。

PQ(身體智商 Physical Quotient)的培育010
當我看見兩類資深領袖,都會令我感到難受的:第一類是很有魄力,但性格因素不能與人分享,結果沒有追隨者;第二類是很有感染力,但身體衰殘,不能再承擔重任。服侍者需注意生活的穩定性及規律性,追求簡撲生活,以「吃的好,睡的飽,動的夠」為生活指南,加上安排固定退省,保持身體健康為基本功。

CQ(群體智商 Communal Quotient)的培育
基督徒群體不應單在活動中交流,而缺乏生命的交往。在群體互動中樂於與人相交,肯定對方做得好之處,彼此述說上帝在我們中間的恩典,學習在群體中分享你的屬靈歷程,敏銳在群體中被引導的經驗,樂與群體一同慶祝,亦一同承載苦難,預備捨己,擴寬容人胸襟。

平衡發展不易實踐,有時是以階段式進行,在不同成長階,按需要發展,亦可考慮周期性的發展,如每月、每季或每年的平衡檢視。

服侍者的成長,需關顧全人發展,我們相信唯有這樣,領袖的生命才能有整全、持續的發展。

#其餘內容可在「線上證主心」(ccheart.wordpress.com)參考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