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201407

聖地考察──認識死海古卷


昆蘭洞

                                          ◎ 這是發現最多死海古卷的山洞,又稱第四洞。


聖地考察—認識死海古卷 
Dead Sea Scrolls

不論你是否到過以色列考察,或許你也認同以下說法:
「在以色列的重要考古發現中,亳無疑問,『死海古卷』對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在聖經和歷史領域上是最重要的發現。」(以色列考古學家伊加爾‧也丁)
“The Dead Sea Scrolls are undoubtedly the most important discovery found in Israel in the field of the Bible and history of Judaism and Christianity.”Israeli Archeologist, Yigael Yadin

信徒需要勤讀聖經,但對「死海古卷」的源流有多少認識?

死海古卷出土處──昆蘭 Qumran
昆蘭位於以色列死海西北端的曠野,早於第一聖殿時期(即公元前8世紀左右)已有人居住。

於1947至1956間,昆蘭共發現11個洞穴藏有古抄卷。考古學家相信這是馬加比時期(主前1世紀)愛色尼人的一個分支,在此地區居住時的「圖書館」。古卷在不同時期抄成,由主前2世紀至主後68年不等,是現存已知的最古老聖經手抄本。

_MG_3890
◎ 收藏死海古卷的瓦甕模型

昆蘭社團
當時,愛色尼人不滿耶路撒冷的政治及宗教腐敗,於是離開家園,退隱曠野。目的是淨化自己、遠離不義的人(耶路撒冷的文士祭司等),等候彌賽亞降臨,並為最後之戰作準備,他們相信光明之子會在最後之戰得勝。

加入這個社團要通過兩年考驗期及兩輪投票,入會前要許下誓言,嚴守規條。他們過群體生活,凡物公用,每天清早一起禱告後,就從事獲派的工作。飯前他們會齊集,潔淨後穿上白衣,同吃簡單食物;每日以祈禱默想、研究討論、抄寫聖經為主;生活刻苦而嚴謹。

這個社團大約有150-200位會員,他們隱居兩個世紀,至主後70年羅馬軍隊鎮壓耶路撒冷後,他們把大部分帶不便的書卷,收藏入洞穴。這樣,這些珍貴書卷得以保存下來。

追本溯源,昆蘭社團在保存聖經古卷上有著很大的貢獻。

現代信徒已有不少別具特色的聖經版本,但會因此更認真地研讀神的話語嗎?

筆者
elaine photo

楊依玲(Elaine Yeung)
聖經聖地事工同工,熱愛聖地文化,特別鍾情聖經歷史、地理和考古,十年來帶領聖地考察團及探訪聖地超過40次,曾短期居於以色列學習和體驗當地文化。

現代抄寫經文
昔日昆蘭社團抄寫經文,現代亦有信徒藉抄寫經文深化認識神的話語。「書法靈修」便提供了這方面的實踐,這是靈修與中國書法結合,學習「誦讀聖言」的靈修方式。

_MG_1678

在「抄寫感悟聖經」中,讓恩言充滿思想,並藉眼到、手到、心到,全情融入與聖言互動,持續得力。

即時上網:認識「書法靈修」事工

 

【PDF詳細版本】:191期《證主心》(共6.96MB)

廣告

屬靈書籍──神學教育工作者的同路伙伴


IMG_4699
刻不容緩!

本年度「證主」屬靈書送贈項目已有成果,但經費仍需要您支持!
(截至2014年7月25日)

1. 神學院畢業生「證主」贈書計劃經費:HK$200,000
我們按畢業生需要已送贈書籍給16間神學院、畢業生2,020名,合共逾39,000冊,包括《新鐵證待判》、「生命更新解經系列」、「活道聖經教導課程系列」等。
已籌得:HK$67,500
尚欠:HK$132,500

2.神學院圖書專櫃經費:HK$100,000
目標:送出逾400冊,包括書籍、教材、DVD等
進度:憑信心啟動,已送贈兩成至福建神學院圖書館,也跟其他神學院了解需要。
挑戰:急需於8月籌得所有經費,以在9月前完成贈書行動,助神學院圖書館更完備,迎接9月開始的新學年!
仍欠:HK$100,000

您的回應
若有感動奉獻支持以上項目:
‧請登入證主奉獻網頁,選「中國教會事工」。

 

贈書6

屬靈書籍──神學教育工作者的同路伙伴

「事奉太忙,
身在北京,也未帶著太太女兒踏足過長城。」

王維洲牧師投身燕京神學院超過二十年;過去因教學人員缺乏,他曾任教所有科目,就連招生工作也參與。這是內地神學院的普遍現象:人材培訓資源不足,因而缺乏完成受訓、合乎水平的本土講師。

二十年前,王牧師被學院安排,到建道神學院接受半年培訓,怎料教學工作繁忙,一忙便是二十年,直至去年才再續這個培訓。王牧師笑說:「當年的半年進修,支持了我二十年的事奉;是次完成了學位,相信能延長我在國內神學教育教學的生命。」

同路伙伴
王牧師分享:「屬靈書籍及工具書,祝福和影響神學生一生、且是一代又一代,延伸至影響教會。」

除了進修,屬靈書籍同樣支持神學生的裝備。內地的神學院、聖經學校、培訓中心,需要釋經和研經工具書;還有初信栽培、門徒訓練、婚姻、家庭、輔導等書籍。適逢「證主」的角色,一直致力出版信仰實踐、配合應用場景的書種,近年「證主」更聚焦於領袖培育計劃,所以在送贈書籍類別增加了管理、培訓、團隊和傳承等專題。在近月送書到福建神學院時,同工親眼見證一個一個載滿書籍的箱子,在神學院同學逐箱拆封時,流露著興奮不已的神情。

神學院培育教會未來的領袖,任重道遠,需要你我禱告支持。

請為此禱告:未來有更多適切神學生需要的屬靈書籍供應給神學院。

(文章撮自92期《展望中華月訊》文章〈學與教,路艱辛〉及〈「證主」與內地神學院的配搭〉)

文稿整理:方奕楷

 

【PDF詳細版本】:191期《證主心》(共6.96MB)

開啟孩子心靈的鑰匙:「反思對談」學與教(二)


candado-abierto-365578-m

開啟孩子心靈的鑰匙:「反思對談」學與教(二)

◎ 採訪及整理文稿:愛加倍

早兩期《證主心》,本專版與大家初談「反思對談學與教」的概念,要改善親子關係,「易框」(Reframing)是關鍵過程,上次已提及「易框」的幾項原則和應用的例子,今期繼續與你了解這條能開啟孩子心靈的鑰匙。

在「易框」過程中,父母需要:

1.代入孩子的思想、感覺、經驗世界,明白孩子個人的特質和需要。

2.用「六種開放式的提問」、「七到」學習本能、「剝洋、探冰山」的深化語。

3.易性格、角色、成長文化、價值觀、人生觀的框架。

「六種開放式」的提問包括:

1. 思想性        2. 思想代入       3. 感受性

4. 感受代入   5. 經驗性            6. 經驗代入

例一:要進入孩子的感受世界,理性的父母需要以「感受代入」的提問,明白子女的感受,

「七到」的學習本能,包括:

1. 腦到  2.手到  3.心到  4.耳到  5.口到  6.眼到  7.腳到

例一:「外向」父母由「口到」易向「耳到」及「心到」,明白「內向」子女的感受;由「口到」批評子女的不是,易向「口到」稱讚子女的優點、重述(深化語)子女的感受。

例二:父母由「指令」的角色,易向與子女「同行」的角色:與子女同行的父母會說:「如我有說錯,請你讓我知道。」當子女發現父母明白自己的感受,並以尊重及真誠的態度(反思對談四大支柱之二)與他們同行時,僵化的親子關係便會漸漸溶化。

反思對談 logo

「反思對談學與教」(Reflective-Dialogical Learning and Teaching)的研發者何述群博士強調每個人受造都是獨特的,如詩篇一卅九篇所形容。因此「極權操控」的親子方式難以滿足子女的獨特需要,不少父母參加親子課程後表示,明白、尊重及接受子女的性格與自己相異後,便更容易按性格施教及與他們相處。

 

延伸學習

平台一
閱讀189期健康家庭專版文章〈開啟孩子心靈的鑰匙:『反思對談』學與教(一)

平台二
瀏覽「反思對談學與教」專頁:hkccldcr.wordpress.com

平台三
相關課程推介:兒童生命價值教育—導師基礎證書課程
採用《生命價值教育—兒童課程》為主要教材,配合「反思對談」學與教的方法(dialogical-reflective learning),能幫助兒童從小建立合乎聖經真理的價值觀。

 

「反思對談學與教」研發者
何述群博士
教育學哲學博士,著有《反思對談學與教》(2004初版,2014修訂版)及《生命價值教育—兒童課程》系列。

flora photo

 

【PDF詳細版本】:191期《證主心》(共6.96MB)

提升領導力──工作與生活平衡


FFE_logo_201314

提升領導力──工作與生活平衡
Work Life Balance

◎ 鄭佩麗 (人力資源經理)

「謝謝『證主』,讓我於2011年7月1日開始轉為部份時間同工。透過彈性上班:每週四個半天在協會工作及一天在家工作,讓我能照顧家庭需要,同時善用時間與同工討論籌募工作及撰寫文章。」 梁淑儀Eddy(拓展主任)

在機構中,讓員工有效發揮領導力,有甚麼關鍵因素?或許你可以想到不少因素,而以上「證主」同工Eddy認為能兼顧家庭及工作需要作出平衡,才有動力在工作崗位上發揮個人所長及領導力。
二零一四年六月一個週四下午,「證主」董事會主席劉忠明博士和我,懷著興奮及感恩的心情,出席由「家庭議會」主辦的「2013/14年度家庭友善僱主獎勵計劃」頒獎典禮——「證主」是機構組、百多間的獲獎僱主之一。

由於本會們連續於2011及2013/14兩屆獲得「家庭友善僱主」獎項,故同時獲發「特別嘉許」證書。這次獲獎讓我反思:健康的家庭能夠讓同工事奉時無後顧之憂良好的家庭關係亦有助減輕生活壓力,活出平衡又豐盛的人生。

IMG_2297
◎ 董事會主席劉忠明博士代表「證主」領獎

曾有員工需要留在家照顧生病的家人,我們提供居家辦工的彈性;曾有員工提出呈辭,因為希望每天多花時間與子女溫習功課。於是我們嘗試與員工調動工作模式,以兼職受僱方式工作,期望員工可兼顧家庭的需要。

另一方面,持續學習,為生命灌注新元素,也是讓同工持續得力事奉的關鍵。故此,「證主」每工作天設不同主題的早會,由早上八時半開始,為時半小時,如祈禱、查經、聽道及小組分享實踐心得等,並將此納入工作時間內進行,機構成立43年來,從不間斷,因相信根於聖經的生命才是得力之源。

建立領袖,讓他有效發揮領導力,由助他建立健康人生開始。

您的回應
若有感動奉獻支持「證主」透過早會、退修、專業在職培訓,建立同工靈命及領導力:
.請登入「證主」網頁選「協會經常費」
.填寫奉獻封回應支持「經常費」

ccl group photo 1
◎ 一年一度的退修會,曾透過「書法靈修」導引同工安靜,藉書法抄寫經文,專注於神話語上,重新得力。

領導「心」法
Walter C. Wright, Mentoring

我們的價值觀,透過領導的關係傳遞,在我們公司的員工行為中表現出來。
Our values, passed on through the relationships of leadership, find expression in the behaviors of the people who work in our companies.

【PDF詳細版本】:191期《證主心》(共6.96MB)

導引者領導力──處理衝突


相愛又相爭big eye

導引者領導力──處理衝突 (191期《證主心》專題文章)
◎ 池麗華副總幹事

面對政改爭議,教會出現分化危機,由33位政見不同的基督徒領袖發表〈關懷香港牧函〉(於六月十三日在iQuest刊登,網址:www.iquest.hk),提出三個信念:
以仁愛寬容消弭紛爭
以謙卑憐憫擁抱公義
以聆聽對話建立共識

這些道理,如何實踐?面對「紛爭」話題,堂會內部常現紛爭,但卻避而不談;一言堂在堂會文化中仍常有,聆聽、對話、共識不是主流的溝通方式。謙卑是對別人的期望,踐行謙卑之領袖難求。牧函表達了美好的意願,讓我們在領袖培育方法上,探討如何實踐。

信念反映生命價值取向,要培育正確的生命價值,不是由單向、權威式的教導促成。近年在培訓領域,新興「導引者」(Facilitator)一詞,他們營造探究式學習環境予學習者,通過活動、提問等,引導學習者發表意見,導引者具備聆聽的能力,謙卑的態度,包容不同的意見,吸納新知,加上創意,把意見重新整合。具備導引者領導力之士,更能促進群體建立共識。本會多年來推動何述群博士研發之「反思對談」學與教,就是建立「導引者」素質及能力之基本功。

在民主的進程上,我們需要更多導引者領導之才,在教會,在社會促進不同意見者對話,建立共識,解決紛爭。在《相愛又相爭》一書序言中,胡志偉牧師坦言:「華人教會容易簡化一切紛爭與衝突為『屬靈問題』,認為只要雙方愛神愛人,一切就能迎刃而解。」我們必須承認一事實,基督徒亦具常人共有的盲點。兩年前蕭壽華牧師及許志超博士合著之《相愛又相爭》,許博士透過行為科學的研究結論,歸納出「教會衝突的前因後果」,內容涉及「對事的判斷」、「對人的印象」、「愛心的實踐」與「復和的障礙」,蕭牧師則從聖經與屬靈的角度,指出屬神的人雖有人的限制,卻能靠著聖靈的力量,活出超越常人的愛心。「證主」志在培育同工正視紛爭,並積極地做好準備預防衝突,包括連續兩年退修會由許志超博士導引,讓同工認識自己的決策判斷之偏差,對己對人印象之誤差,如何面對異議等。亦會在未來三個月的早禱會研讀《相愛又相爭》,學習相關聖經內容。

C070166 相愛又相爭

「證主」這門徒群體亦會發生衝突,作為一個「學習型機構」(learning organization),我們願意正視並裝備合神心意的門徒。面對紛爭四起的時代,你裝備好沒有?你的教會要正視衝突嗎?

今天的領袖不能逃避「衝突處理」這課題,面對危機更要視之為適時的學習時機(learning moment),按需要裝備領袖。

 

筆者:池麗華

rebecca personal photo

福音證主協會副總幹事(拓展)、長年推動文字宣教及婦女領導才訓練,被本機構同工公認EQ高手,亦是學習型領袖的榜樣。

 

【PDF詳細版本】:191期《證主心》(共6.9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