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201405

開啟孩子心靈的鑰匙:「反思對談」學與教(一)


candado-abierto-365578-m

開啟孩子心靈的鑰匙:「反思對談」學與教(一) 

採訪及整理文稿:愛加倍

父:「爸爸過去做父親做得不理想,現在要參加課程再學習,你可否幫忙爸爸填妥這份親子檢視問卷?」

以上是一名父親參加「反思對談學與教」課程後,與十一歲兒子展開的談話。

這父親一直以為作為父母,已有天賜的尊嚴,牢牢不會失去,但參加課程後,他領悟到原來父母的尊嚴是要賺取的,於是他願意放下身段,釋放善意,進入孩子的世界,他相信孩子終有天會雙手將尊嚴交還給他!

結果兒子不單樂意為父親填寫那份問卷,更開始改善彼此的關係。「反思對談學與教」(Reflective-Dialogical Learning and Teaching)研發者何述群博士指出,改善親子關係,「易框」(Reframing)是關鍵的過程,從「抓緊父親的尊嚴」,易到「放下尊嚴」。

什麼是「易框」?

易框是生命更新變化成長的學習過程,原則及應用例子如下:

原則1:

從「錯誤或不正確的學習(Mis-learning)」,易到「正視及反省問題所在」。

例:父母從「合則來,不合則去」,易到「合則來,不合則創造共存共容的相處空間」

原則2:

從「正視及反省問題所在」,易到「除去錯誤或不正確的學習(Un-learning)」,以騰出重新學習的空間。

例:父母從「硬要將自己的想法(標準)、感受、經驗套在孩子身上」,易到「讓孩子按自己的性格及意願盡展個人的潛能」

掌握得宜,就好比一條能開啟孩子心靈的鑰匙。

【PDF詳細版本】:189期《證主心》(共5.88MB)

延伸學習:

平台一

瀏覽「反思對談學與教」專頁

反思對談 logo

平台二

參加「反思對談學與教」課程

平台三

閱讀《反思對談學與教》修訂版

 

何述群博士:教育學哲學博士、「反思對談學與教」研發者,著有《反思對談學與教》(2004初版,2014修訂版)及《生命價值教育—兒童課程》系列

flora photo

廣告

尼希米與危機管理


尼希米 (4)

尼希米與危機管理 (189期《證主心》聖經聖地專版)

◎ 呂慶雄博士

約在公元前515年,所羅巴伯回歸聖城後完成聖殿的重建。但居於耶路撒冷的猶太人日子並不好過,70年後尼希米聽到同族人「遭大難,受凌辱」,城牆被毀、城門被焚,他便哭泣數日(尼希米記一2-3)。

故事的發展,是尼希米帶著危機感回到耶路撒冷,背負危險使命─重建城牆。重建昔日京畿的城牆,被視為謀反是很容易理解的。敵人果然不放過這個好理由誣告尼希米,除此以外,又不斷打擊他們的士氣、散佈流言、密謀殺害尼希米;同時,社會上又充斥不義。這時作為猶太人的領袖,尼希米內外交困,腹背受敵。

危機之所以「危」,是因為它的不可預測及難以防備,多好的計劃也要預留空間因應突變而作出調整。作為一個領袖,尼希米如何面對這樣的逆境?

當然,敵人並不輕易放過他們,參巴拉等看到嘲笑不管用,便聚眾騷亂,要破壞尼希米手上的工作。面對這對的攻擊,尼希米沒有坐以待斃:
「然而我們禱告我們的上帝,又因他們的緣故,就派人看守晝夜防備。」(尼希米記四9)

面對危機,需要夥伴同行。尼希米與同工們一起在神面前交託,一起面對困難,而不是坐困愁城。他結合心靈的力量、超自然的力量和團隊的力量,以行動回應當前的困境。

全文見於屬靈領導力專頁:尼希米與危機管理
http://www.sixleadershipessentials.org

【PDF詳細版本】:189期《證主心》(共5.88MB)

筆者簡介

otto holyland
呂慶雄博士
7月領袖聖地行隨團講師、領導力培訓學院院長、證主副總幹事(培訓)及香港伯特利神學院聯繫講師

 

追踪7月「領袖聖地行」特色
足跡一:重尋尼希米風範,體會如何成為一個情理兼備的領袖,學習帶領團隊面對危機。
看耶路撒冷今昔的變化,感受尼希米對故鄉之情,認識領袖如何由個人熱情帶動團隊激情。

足跡二:跟隨耶穌腳蹤,學習僕人領袖典範,認識如何建立團隊與提升跟隨者的素質。由拿撒勒到加利利,認識耶穌如何善用環境建立領袖的內在品格。

加利利

足跡三:緊貼彼得生平,認識領袖的誕生,以及如何從挫敗中更新突破。
在該撒利亞腓立比, 彼得如何定下人生使命?

該撒利亞腓立比 (1)

 

你的回應:即時上網瀏覽「跟耶穌,學領導」7月領袖聖地行詳情:www.ccl.org.hk(活動推介)

領袖聖地行

 

延伸學習:
瀏覽證主聖地考察事工facebook:www.facebook.com/cclhk.cce

跟誰學領導?


_MG_3527

跟誰學領導?(189期《證主心》領導力專版)

◎ 司徒永富博士

領導力,那裡需要?生活中每個範疇皆需要,包括教會、職場和家庭。
領導力,跟誰學習?學者、管理者、領袖……還有耶穌。

司徒永富博士一直積極倡議信仰結合工作,在職場活出屬靈生命,將與呂慶雄博士帶領弟兄姊妹從聖地領悟聖經領導智慧。

兩位博士,本應滿腹經綸,蓄勢待發,卻選擇謙卑地帶你從耶穌身上學領導。
聖地行未展開,先由司徒永富博士帶你站高一點、看遠一點。

十九世紀中期,遠洋航行仍然是探險家的活動。伴隨著工業革命及蒸氣引擎的技術日漸成熟,一位有遠見的企業家矢志打造世界上第一艘遠洋郵輪,連接歐洲大陸與美洲新世界。然而,這位企業家當時面臨一個重要抉擇──誰能為他打造一艘無懼風浪的遠洋郵輪呢?

這位企業家換了一身便服,先走到甲船廠。他看見一位工人在賣力地打鐵板,便走過去攀談:「師傅,你在幹甚麼啊?」師傅回應道:「我是這兒的鐵工,負責把鐵板打成一塊塊。」

之後,企業家走到乙船廠。他先後遇見鐵工、鉗工、焊工。當企業家問他們上述同樣問題時,他們不約而同地說:「我是乙船廠的造船工,我們正在打造一艘漁船。別小看了一艘小小的漁船啊,在茫茫大海上,漁夫的生命全就寄託在我們建造的這一艘漁船上了。」

考察後,企業家就決定把打造世界第一艘遠洋郵輪的重任交託給乙船廠。
有人為沉悶得發慌、「微不足道」的工作怨天尤人,但亦有人會因著能貢獻一己力量,完成一項有意義的事情而自得其樂。

作為管理人,也須責無旁貸地幫助員工站高一點、看遠一點。
(撮自《職場達人》文章〈站高一點、看遠一點〉)

【PDF詳細版本】:189期《證主心》(共5.88MB)

筆者簡介

ricky szeto

司徒永富博士
7月領袖聖地行隨團講師、領導力培訓學院董事,香港樹仁大學工商管理學系行政系主任,著作包括:《職場達人》、《道出管理》、《從永富到永富》、《笑傲職場》等

 

追踪7月「領袖聖地行」特色
足跡一:重尋尼希米風範,體會如何成為一個情理兼備的領袖,學習帶領團隊面對危機。
看耶路撒冷今昔的變化,感受尼希米對故鄉之情,認識領袖如何由個人熱情帶動團隊激情。

尼希米

足跡二:跟隨耶穌腳蹤,學習僕人領袖典範,認識如何建立團隊與提升跟隨者的素質。由拿撒勒到加利利,認識耶穌如何善用環境建立領袖的內在品格。

足跡三:緊貼彼得生平,認識領袖的誕生,以及如何從挫敗中更新突破。
在該撒利亞腓立比, 彼得如何定下人生使命?

 

你的回應:即時上網瀏覽「跟耶穌,學領導」7月領袖聖地行詳情:www.ccl.org.hk(活動推介)

領袖聖地行

延伸學習:
瀏覽證主聖地考察事工facebook:www.facebook.com/cclhk.cce

 

使命傳承包括兩個方向,縱向是及早預備接班人並把信仰傳給後代,橫向是預備更多同行者以壯大團隊。

 

領導「心」法
Leaders, by definition, occupy a risky position. We are responsible for decisions that affect the lives and work of others as well as ourselves.
領袖的定義就是承擔有冒險的崗位。我們負責做的決定,會影響別人和自己的生活及工作。《關係式領導,頁297》

靜,讓心碎


靜打碎內心的封面

靜,讓心碎 (得力閱讀專版)

得知將為人母,深感責任艱巨,使命獨特。我的生命,彷彿一把雕刻刀,在孩子身上雕塑,影響深遠。我學習為母之道、育兒常識並技巧;也親近主,讓主修理我的靈性和生命。因為我的言行、生命狀況,孩子都看在眼裡,需知千里之堤可毀於蟻穴。

無論孩子陪伴身旁或遠在國外,我愛與他們分享生命中的起落,主在我身上的鬼斧神工。至今,他們成家立室,仍愛聽媽媽的屬靈經歷。猶記得女兒閱讀《靜,打碎內心的》(一個八天的退修歷程)初稿時,認真之餘不時下淚,歷歷在目。閱畢,她說:「媽媽的靈修日記,較《荒漠甘泉》好看。」當然,這個比較欠公允,因為加了親情。

兩年前,我往美國探望兒子兒媳,把《靜》唸給兒媳聽,因為她不會中文。她一邊聽,一邊問,婆媳之間,溫情增添。當她聽畢那篇〈祂的名,我的字〉後,雀躍的說:「媽媽,原來可以這樣寫《雅歌》,我也可以寫了。」她在佛教家庭中長大,既成為我的兒媳,我有責任牧養她的靈性。

親愛的讀者,願您珍惜為人父母的角色身分,先立己,注重與主的關係,才樹人,將兒女帶到主的面前。

這些年的靈修操練,經驗了由心智步向感覺,由思想步向想像和情緒,歸向上主,也認識自己更深。出版《靜》,盼望成為同奔天路者的陪伴和參照,並經歷創造主的奇妙與偉大。書中每個祈禱後,附有靈修導引「靜靜走向」,助您展開個人靈修旅程,盼望它成為你通往上主的階梯,立於頂,連於天。

《靜,打碎內心的》 出版啟動,需要支持!

感謝神!蒙吳李金麗兒子夫婦及弟兄姊妹的金錢奉獻,女兒夫婦為《靜》畫畫(封面及插圖),並撰寫序言的作者嘉賓,本書預計本年6月出版,現尚欠出版經費HK$60,000。呼籲您的支持,為出版經費奉獻,將祝福千千家庭,萬萬人生。【若有感動,請登入證主網頁或填寫奉獻封回應表支持「出版事工」,並註明(靜打碎內心)】

立即行動:【奉獻支持】

 

 

得力閱讀

得力閱讀專頁:ereading.org

【PDF詳細版本】:189期《證主心》(共5.88MB)

筆者介紹

grace photo resized

吳李金麗
人稱吳師母(Grace),《天倫樂》出版委員會主席,渴望在日常生活中,遇見上帝,緊隨祂的腳蹤。人生後半場的召命是靈性導師,近年熱衷撰寫靈修文學,與人坦誠分享生命掙扎。

傳道人家庭甘苦與共!


DSC04969

傳道人家庭甘苦與共!(展望中華專版)

◎ 整理文稿:方奕楷

近月舉行的「中國事工研討會2014—『強國』形象與福音事工的出路」的聚會中,主題講員陳劍光牧師及回應講員呂慶雄博士調校參加者服侍中國內地教會的心態和方法。誠如陳劍光牧師感慨地提出,內地教會樂意投入大量資源在硬件建設上,卻忽視人才建立,甚至對待傳道人的生活,卻以「受苦有益」的態度不予以支持。前線傳道同工,在強國物價不斷升下,還能堅持下去嗎?

「我與妻兒三人一同住在城裡,靠著每月600元的薪津,實在不足以養家。聖經說『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我家是這樣學習信心的功課。我兒子馬上要考大學,考上大學後的一切費用從何而來?我只有把這一切需要交托主,也期望各位主內肢體為此禱告。」(貴州省教會同工分享)

今天,正規神學畢業的同工,每月薪酬不足人民幣1000大不乏人,少於2000元也不罕見。為此,「證主」每年籌集資源支持傳道人。我們夥伴那些忠心愛主,又願意不斷學習的傳道同工,除了培訓,也給予他們現金補助,盼望他們可以專心為主作工。2014年「證主」計劃支持30位內地同工,總數達港幣72萬元。他們來自內地7個省份的城市及農村,平均每人每月需港幣2,000元(約人民幣1,600元)。

年初至今,我們共籌得港幣18萬元,尚欠54萬元。盼望能在上半年籌得款項,以致傳道人可以不用為明天而憂慮。你願意成為支持者嗎?若有感動,鼓勵你於證主網頁或填寫奉獻封回應表支持「中國教會事工」,並註明(支持傳道人)。

立即行動:【奉獻支持】

深度關心

展望中華91期封面

 5月份出版《展望中華月訊》取代過往的《展望中華》雙月刊,每月聚焦中國教會發展概況及跟進最新事工發展,唯這刊物只給予奉獻支持內地事工的弟兄姊妹,盼望你也成為我們的一份子,繼續以行動關心中國教會。

 

延伸學習:

展望中華專頁

「展望中華」專頁
cclchina.wordpress.com

 

證主神州情facebook

「證主神州情facebook」
www.facebook.com/cclhk.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