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路德是反猶主義者?
陳順萍【高級經理(考察事工)】
(224期《證主心》回應之聲)
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在威丁堡的教會張貼〈九十五條論綱〉,為宗教改革揭開序幕;時至2017年,宗教改革已過了500年,這能否成為我們回顧信仰歷史的契機?「證主」於2月25日舉行了「宗教改革運動的領袖——馬丁路德」講座,曾於耶路撒冷大學主修聖經考古的陳錦萍女士,為參加者簡述馬丁路德的生平,回顧他教改之路外,還提及他鮮為人知的故事。
馬丁路德一直盼望猶太人歸信基督;但或是源於對現實的失望,他於晚年撰寫了數篇有關於猶太人的論文,尤其在〈猶太人與他們的謊言〉一文裡,大肆抨擊不歸信基督教的猶太人,令人認為他是反猶主義者。這些書在二戰時更被當時納粹德軍利用,造成猶太人不可磨滅的傷痕。
是次講座讓參加者從多方面認識歷史,並從不同角度反思信仰核心價值。參加者多覺得講座令自己對馬丁路德的認識更深、更立體。有不少參加者異口同聲地說:「幫助我了解馬丁路德對歷史的影響、他的猶太人觀,更了解猶太人對基督徒的反感」、「知道馬丁路德的『黑暗面』及反思基督徒與猶太教徒的關係」。
我們要正確學習信仰歷史的同時,也要借古鑑今,小心處理不同的差異;堅守信仰價值同時,亦要懂得如何以神的愛化解當中的矛盾。這些都實在是我們一生需學習的功課。
3月份本會有教會歷史課程,5月份有加爾文講座,相信大家不會錯過這麼好的學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