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牧者都在耗竭(burnout)邊緣,繼續為事奉上帝尋求出路——如何在感受挫敗的苦澀、社會日新月異的問題、個人的無力感之間作出平衡,令身心靈不致於因為事奉而乾枯?
在三月尾舉行的教牧力講座,洪立群博士從心理學角度,帶參加者檢視耗竭和焦慮來源和表現,並且建議一些有效的處理方法;林榮樹牧師從牧養和性格方面,提出人際關係引致張力和焦慮的可能。
洪博士從心理學角度,讓參加者了解壓力和焦慮。教牧有時不願意承認(burnout),但洪博士提出,burnout可能是一個訊號,讓人更認識自己和成長。因此,我們不必懼怕承認自己burn out,更重要的是請求上帝介入,重整生命,尋求可信任並可與你無所不談的朋友。
林榮樹牧師(右)提出教牧很易「過份屬靈化」,而忽略行為科學的意義,令很多造成焦慮的人際關係得不到解決。其實牧者不必成為「教牧超人」,因為大家亦有人性一面,應該互相包容同工的軟弱。
講座當日接近70名教牧及領袖參加「教牧得力講座」,主持呂慶雄博士向與會者介紹
《危機四伏的呼召》一書。承蒙捐贈,當天講座參加者均獲《危機四伏的呼召》一本。期望透過送贈此書予教牧同工,祝福他們事奉得力。
林榮樹牧師在總結時,藉以利亞的故事提醒大家要留意神的微聲,並鼓勵教牧在事奉中回歸「愛神、愛人」的基本原則,這亦能釋放事奉壓力。
最後林榮樹牧師為在場教牧禱告。
盼望牧者能夠逐漸找到出路,繼續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