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引者領導力──處理衝突


相愛又相爭big eye

導引者領導力──處理衝突 (191期《證主心》專題文章)
◎ 池麗華副總幹事

面對政改爭議,教會出現分化危機,由33位政見不同的基督徒領袖發表〈關懷香港牧函〉(於六月十三日在iQuest刊登,網址:www.iquest.hk),提出三個信念:
以仁愛寬容消弭紛爭
以謙卑憐憫擁抱公義
以聆聽對話建立共識

這些道理,如何實踐?面對「紛爭」話題,堂會內部常現紛爭,但卻避而不談;一言堂在堂會文化中仍常有,聆聽、對話、共識不是主流的溝通方式。謙卑是對別人的期望,踐行謙卑之領袖難求。牧函表達了美好的意願,讓我們在領袖培育方法上,探討如何實踐。

信念反映生命價值取向,要培育正確的生命價值,不是由單向、權威式的教導促成。近年在培訓領域,新興「導引者」(Facilitator)一詞,他們營造探究式學習環境予學習者,通過活動、提問等,引導學習者發表意見,導引者具備聆聽的能力,謙卑的態度,包容不同的意見,吸納新知,加上創意,把意見重新整合。具備導引者領導力之士,更能促進群體建立共識。本會多年來推動何述群博士研發之「反思對談」學與教,就是建立「導引者」素質及能力之基本功。

在民主的進程上,我們需要更多導引者領導之才,在教會,在社會促進不同意見者對話,建立共識,解決紛爭。在《相愛又相爭》一書序言中,胡志偉牧師坦言:「華人教會容易簡化一切紛爭與衝突為『屬靈問題』,認為只要雙方愛神愛人,一切就能迎刃而解。」我們必須承認一事實,基督徒亦具常人共有的盲點。兩年前蕭壽華牧師及許志超博士合著之《相愛又相爭》,許博士透過行為科學的研究結論,歸納出「教會衝突的前因後果」,內容涉及「對事的判斷」、「對人的印象」、「愛心的實踐」與「復和的障礙」,蕭牧師則從聖經與屬靈的角度,指出屬神的人雖有人的限制,卻能靠著聖靈的力量,活出超越常人的愛心。「證主」志在培育同工正視紛爭,並積極地做好準備預防衝突,包括連續兩年退修會由許志超博士導引,讓同工認識自己的決策判斷之偏差,對己對人印象之誤差,如何面對異議等。亦會在未來三個月的早禱會研讀《相愛又相爭》,學習相關聖經內容。

C070166 相愛又相爭

「證主」這門徒群體亦會發生衝突,作為一個「學習型機構」(learning organization),我們願意正視並裝備合神心意的門徒。面對紛爭四起的時代,你裝備好沒有?你的教會要正視衝突嗎?

今天的領袖不能逃避「衝突處理」這課題,面對危機更要視之為適時的學習時機(learning moment),按需要裝備領袖。

 

筆者:池麗華

rebecca personal photo

福音證主協會副總幹事(拓展)、長年推動文字宣教及婦女領導才訓練,被本機構同工公認EQ高手,亦是學習型領袖的榜樣。

 

【PDF詳細版本】:191期《證主心》(共6.96MB)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