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月彙整:十二月 2013

由家出發


muJqBly

文:鄧兆柏 - 總幹事

 
我20年前加入「證主」全時間事奉前是一位社工,太太是護士。一對雙胞胎女兒完成五年中學和二年預科學習後進入大學。選科截止前她倆才告訴我兩人都選擇社會工作系,結果都被取錄。大學本科畢業後,兩人決定繼續修讀碩士,一同主修基督教研究。我和太太私下討論這事,我倆在女兒選修本科和研究生的過程中,完全沒有干預或參加意見,結果選讀的「社會工作」和「基督教研究」都與父母的專業和後來全時間事奉的性質相近。我們的結論是:家庭是培育孩童成長最重要的地方,而父母在兒女成長的過程中有著完全「不可取替」的角色。

在香港這個現代大都會,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每個家庭承受著有形無形的壓力。父母一般都要外出工作,忙碌的生活促使家庭不再是兒女出生後教養兼備的安樂窩,孩子在家也無從學習進入社會前的自我認識、與人關係、個人角色和責任。不少社會上問題,追溯源頭,很多是早在家庭時已出現。

我在作父親的二十多年中,有兩個片段對我有很大提醒:第一是多年前有調查發現,香港有很多「三分鐘父親」:父親平均每天能花時間與兒女相處共聚,不超過三分鐘!我希望這三分鐘不包括一同用餐、看電視的時間,但無論怎計算,這三分鐘的現象對家庭是一個很大的警號。

mV7VN6G

第二個片段是我在「證主」事奉後5年,經常因公出差,往內地和海外跑,在「證主」全心全意(結果也是全時間和全精力)工作,相對在家的時間少了,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少了。一天,與海外的事工伙伴出差,晚上閒談到家庭,對方語重心長向我說:「記著!神從來沒有要求你,為祂犧牲你的家庭和家人來完成神的使命。」

這兩個提醒對我影響很大,自始我很留意事奉和家庭的平衡。到後來,我不再是平衡兩個看似完全不同的環節,而是將事奉帶進家庭裡面,同時引帶家人進入我的事奉當中,效果很好。今天我的家庭物質上並不富有,但家人的關係親密,不是從沒有風浪,只是能從風浪中學懂尋求父神的心意,按聖經教導原則去理順看似雜亂無章的問題。常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若能建立以基督為主的家庭,全家要唸的經是那本容易唸,並且在「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叫人得益的聖經。

n2upbKM

從來沒有天生完美的父母和子女,都是需要學習的:從知識、技巧和方法中學習;更重要的是從身教、榜樣中學習。「證主」定意在建立「基督化家庭、培育愛神愛人的下一代」這個使命中,服侍香港和內地的教會和信徒。我們透過培訓(領袖培育、家庭和兒童事工)和文字資源(屬靈書籍、網上閱讀)來裝備得心得力的家庭領袖。讓健康的家庭成為搖籃,培育得心得力的教會領袖和職場領袖!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實踐大使命,把福音傳遍地極,這是人生最重要和偉大的屬靈工程。千里之旅,始於足下,更偉大的工程,都必須由家庭出發!

 


【PDF詳細版本】:
184期《證主心》(共6.07MB)

  

【奉獻】
我們誠意邀請您與我們一起同工,福音工作得以持之以恆的進行,實在有賴您的參與和奉獻支持,願神賜福您。

廣告

如何牧養好爸爸?-教牧和領袖們先由自己做起


2dzx6r6

文:方奕楷 - 高級事工發展經理

「To be a Better Dad﹗」-這是現代爸爸的心聲!不論是職場、教會領袖或是教牧同工,都渴望成為合神心意的好爸爸!

11月份,「證主」教牧得力講座凝聚了近40位教牧及領袖,與《我是好爸爸:10個工具,讓妻子、孩子更愛你》(BE A BETTER DAD TODAY!:Ten Tools Every Father Needs)的作者格雷戈里‧史雷頓(Gregory W Slayton)交流,除了支援教牧同工及領袖,學習如何牧養教會及職場中的爸爸外,亦透過講員之經驗與心得,參加者本身先認識如何成為合神心意的好爸爸,當日還邀請了第一城浸信會林克華牧師回應。

  

 

史雷頓,作為美國資深外交官、經濟學家、大學教授和企業家,本身亦是The Fellowship of Fathers Foundation主席。但更重的是,他與結婚23年的太太,共育有4名子女。他在世界各地遊歷,研究父親及父親角色。他在分享開始時便指出牧養父親成長的旅程,需要三方面的考慮:

ngmOTj6

(一)目的地的地圖(Map):這份「地圖」是一個真正的願景—你要成為甚麼樣的爸爸?還有你要如何實現這個願景?

(二)一套強而有力的工具(Right Tools):幫助我們到達目的地。

(三)聯盟(Alliance):我們需要與重要的人一起旅程,他們會願意幫助我們。

  
史雷頓闡釋第三點時,以美國海軍為比喻:他們不會單獨迎戰,在訓練營中也是二人為伙伴。他強調每位爸爸都要有「爸爸團契」(Fatherhood Fellowship)。參加者亦有以下回應:
‧爸爸(男人)很需要有真正的朋友,可以互相支持,要真心分享自己的生命裡重要的話題。
‧「爸爸團契」是所有教會的需要,但有異象的不多,力度也許等待提升。

  

mi43638

在講座中大部份參加者也認同建立爸爸小組是牧養爸爸的重要途徑,亦十分有負擔推動這事工,但如何開始?回應嘉賓林克華牧師在分享中問大家:我們為下一代留存了甚麼遺贈(Legacy)?他談到要自己先學習如何做好爸爸的角色,如:為孩子禱告,然後才能影響他人。他回憶父親對他的影響,就是每天早上兩小時禱告操練,年紀較長時也維持一小時,為其子女樹立了屬靈好榜樣。他表達作為好父親除了要有「膊頭」,也要在「膝頭」上用功。自己先成為好爸爸,才能牧養教會中的弟兄成為好爸爸。

史雷頓強調作為牧者,自己的子女是首要的門訓對象,他在講座的總結問參加者,「LOVE」的串法是怎樣?他回答是T-I-M-E!我們常強調表達愛需要付出時間,同樣牧養孩子都是要付出時間,才令子女感到真正被愛!

在教會及職場牧養好爸爸,牧者需要先由自己做起,學習做個好爸爸,才能了解父親的角色和處境。

 
推動「爸爸團契」,讓爸爸有同路人一同成長!

 


【PDF詳細版本】:
184期《證主心》(共6.07MB)

  

【奉獻】
我們誠意邀請您與我們一起同工,福音工作得以持之以恆的進行,實在有賴您的參與和奉獻支持,願神賜福您。

不想「缺席」.迎向改變!


IMG_1963

 

文:中國教會事工

 
天下的父母都喜歡陪伴在子女身邊,一天天地看著他們成長。可是,中國內地社會就有不少「流動家長」未能如願。隨著內地城市化的步伐加快,城市能提供相對較多的工作機會和可觀的收入,大大吸引農民湧入居住。目前已有超過2.6億農民進入城市打工,他們成為城市中最龐大的流動人口,當中有不少民工是放下了家庭的父親。

 
最近,內地華東地區的一位同工跟我們分享,提到她的教會裡「缺席父親」的情況:「這裡是一個海島,島上信徒也不少,但男人大多數都離開海島到陸上工作,所以教會裡很多姊妹一年才能見丈夫一兩次,平日獨個兒照顧家庭及孩子,孤單地面對不少問題。孩子在『父親缺席』的環境下成長,心理和行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作為他們的牧者,真不知如何幫助他們!」

 
據我們了解,「父親缺席」這現象出現於內地不同地區的家庭裡,特別在有大量向外流動人口的鄉鎮和農村。這些家庭的孩子與父親一年只不過見面一兩次,平日由母親或祖父母照顧。他們缺乏父愛,也缺乏父權的保護和管教,成長中沒有建立足夠的安全感。為了生計及未來的生活,這些家庭逼不得已使孩子的成長受了虧損。

 
除了信徒的家庭,教牧同工的家庭也出現「缺席父親」。另一位華東區教會同工分享:「我一年有九個月在外面各省份的教會服侍,培訓工人,孩子及家裡的事務全交給太太打點。我真的感到虧欠家庭,特別是無法陪在孩子身邊,心裡特別難受。為著培訓神家的孩子們,我只有放下自己的孩子了,求主憐憫我家!」兩年後有機會再與這位同工交談,他說:「我現在一年裡有一半時間可以留在家裡,主要因為我培訓了一些同工起來幫助我跑到外面培訓,使我不用再孤軍作戰。我現在可以在家陪伴兒子做作業了,太太也不用繼續承受太大的壓力!」

IMG_1959
普遍內地教會都出現一種現況:教會事務繁多,同工人手不足。加上中國教會傳統認為,放下妻兒來服侍教會是愛主和敬虔的表現,信徒也期盼他們的牧者能做到凡事以教會為先,否則就是不算屬靈和愛主了。可是,教牧面對實際的家庭需要,並從聖經中查考這方面的真理教導,發現一味事奉而忽略照顧兒女並不是神的心意,在兩者間取得平衡才是出路。感恩看到既為父親,又是牧者的教會工人開始明白同時做好這兩個角色的重要!

 
經濟環境的改善,生活質素的提高,促使信徒更關注建立健康的家庭。現時各處教會的家庭事工已陸續興起,但缺乏人力及發展資源,包括培訓導師和屬靈書籍材料。教牧領袖和信徒要建立健康的家庭,才能對鄰舍及整個社區展示美好的見證,為社會帶來祝福。求主記念這事工的發展需要,從建立合符聖經的家庭觀和事奉觀開始,讓每位父親都成為孩子的祝福!

 
想支持內地教會的家庭事工發展(包括培訓和書籍供應)?請奉獻回應或跟我們聯絡(2748-2152王姊妹)。

 


【PDF詳細版本】:
184期《證主心》(共6.07MB)

  

 

【奉獻】
我們誠意邀請您與我們一起同工,福音工作得以持之以恆的進行,實在有賴您的參與和奉獻支持,願神賜福您。

電子世代管家


mhGuIkY

文:馮肇熙-副總監(事工發展)
有時環顧四周,會赫然發覺大家都在使用手機和平板電腦。然而,誰也知道用家可能在玩遊戲、查看Facebook動態、看電影,最不可能就是閱讀。基督徒肩負著管家身份,更應該思考如何與科技共處,但是我們往往反受器物的控制而不自知,關心如何使用一個應用程式,過於關心它對我們的生命成長有甚麼助益。

 
【得力閱讀】

「得力閱讀」正是圍繞這重思考而建構,希望在流動平台上,為信徒提供一個閱讀和思考的空間,藉繁忙都市裡的靜思來深化信仰。此外,我們亦期望以不同類型的書籍、課程,來支援教會的門訓系統。

得力閱讀主版頁橫度(1024x768)
由2012年啟動至今,「得力閱讀」電子書平台(http://ereading.org),現時的讀者遍及全球40個地區包括大中華、東南亞、美洲、澳洲甚至中東及非洲等。我們與8個出版單位*合作提供電子閱讀材料,供應50多種內容,幫助讀者從不同角度,對信仰加深認識;並計劃於年底繼續增加合作夥伴及出版內容。

 
【支援門訓】

而在未來的動向,我們希望「得力閱讀」不單是電子書平台,而且能融入堂會的門訓之中,提供各種支援:(一)隨時、隨地提供真理指南,幫助信徒解決信仰疑難;(二)提供多元化屬靈閱讀配套,支援堂會靈活推動靈命成長運動;(三)透過手機群組、社交媒體及聚會時間交流,提供多媒體小組課程,促進組員互動學習及生活行道;(四)提供門訓,經卷主日學課程,堂會導師可按需剪裁應用,以達活教活學之效;(五)提供教學電子化平台,支援有效教導。供應電子參考書予神學生,有效培育基督工人。

【按需閱讀】

香港如今閱讀人口漸趨下降,近期有研究顯示港人年讀不足一本書,其中原因可能與無暇深思、難於檢索有關。因此,「得力閱讀」亦期待可以拉近讀者與閱讀的距離,把信仰、閱讀和生活三者結合。有別於聖經和工具書之類的應用程式,我們希望透過「按需閱讀」的方式,當信徒在生活上遇到疑難時,屬靈閱讀能為他們帶來思考空間,甚至提供引導。

堂會要達成福音使命,需建立一套門徒訓練系統,建立門徒和領袖,以實踐大使命。為此,我們需要與時並進,而隨著新的工具出現,就應該思考工具如何幫助生命成長。這不單是在芸芸科技產物之海發聲,或者爭取市場佔有,而是利用一種工具,為生命帶來轉化。如果你已擁有這類電子器材,何不立即就走進閱讀(ereading.org),為自己打造一個信仰省思的空間?你也可以邀請朋友一起閱讀,彼此支持。

 

min4i46

 

電子閱讀平台仍有待發展,更臻完備。現時,已有不少人透過電子平台閱讀,但畢竟屬於少數,基督教內則更少,較難支持平台的改善與開發。鼓勵你為新一代的閱讀而奉獻,如果希望知道詳情,歡迎與我們聯絡(epub@ccl.org.hk)。盼望每位信徒都能夠關心新世代的閱讀,一同學習如何成為好管家。

 
* 八個單位:祚顧問公司、DOOR MINISTRIES CHARITY、還我教會事工、香港中國信徒佈道會、崇基學院、李嘉琦愛音樂教育基金、海外基督使團、漢語聖經協會

 


【PDF詳細版本】:
184期《證主心》(共6.07MB)

  

【奉獻】
我們誠意邀請您與我們一起同工,福音工作得以持之以恆的進行,實在有賴您的參與和奉獻支持,願神賜福您。

立足延伸


meZ8q3S文:黃煒霖-市場營銷主任

剛過去的基督教聯合書展裡,讀者凡購「證主」產品滿100元,都可以免費加入生命閱讀會,成為永久會員。這為「證主」帶來超過200位新會員,而在推介的過程,筆者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讀者在填寫入會表格前,一般都會問:「證主的書室在哪?」「噢!只有一間書室?」「太子分店沒有了嗎?」「荃灣沙咀道?不太方便呢!」縱然讀者最終也入了會,這些問題卻令筆者思想:證主書室應該如何繼續服侍信徒?

  

  

Map_TWW-0315
【立足荃灣】

打從2012年4月29日起,證主書室由深水遷移到荃灣,難免給人一種由「近」變「遠」的感覺!由市區搬入工廠區,感覺或許是「降格」,但事實是「提升」,因為物業是上帝所賜、一座全新落成的大廈。在眾多工業大廈環繞下,一幢全新的商業樓宇,「證主」位處其中,確有「萬綠叢中一點紅」之感。書室雖然不在城市中心,但與西鐵線荃灣站相鄰,只需約十分鐘路程。立足於此,我們仍然立志服侍全港教會,更可以鄰近西鐵線的優勢,作為這一帶的屬靈「書」紐中心﹗

  

  

1mUxRi 

【伸延各區】

書室並非流動,但「證主」服侍的心志不限於有形建築,我們願意主動出擊,以各種方式接觸教會,提供屬靈書籍—透過崇拜領會和擺設書攤,將有形的書室延伸至全港各區的教會。

事實上,「證主」於2013年一共安排了超過60次書攤,主要是透過同工到教會崇拜領會而安排的。書攤的意義在於:提供與信徒屬靈生命成長有關的書籍,書籍的內容可配合崇拜主題或教會的需要,讓信徒不單在講台上學習,即使離開教會仍有機會進深。

過半百的書攤,造就「證主」與不同的宗派*及獨立堂會的牧者信徒建立接觸點,成為彼此間配搭的平台。而從地區來看,我們更是走遍全港九新界近三十處,東西南北,都有「證主」書攤的蹤跡。書攤,就是書室服侍延伸的一雙手。

  

  

 Christmas 2013 (A5)

【值得嗎?】

每次書攤背後都耗費不少人力物力,除了「證主」同工,背後還有賴堂會上下的參與。而感恩的是,安排書攤的同時,得到牧者和信徒的支持和肯定,再辛苦一點,也是值得的。有牧者對我們的書攤表示十分欣賞,可惜有時肢體未有時間和空間去看書。但正因如此,我們不是更應著力推動信徒閱讀嗎?

文宣的路並不容易,昔日有宣教士來華翻譯聖經,同樣打破了地域限制,把聖經真理帶到不同國度。今天,「證主」承傳這個使命,也願以不同方式—除了書攤,還有電子書和網絡書店,把屬靈閱讀的風氣廣傳。

 
【註】:* 包括五旬節會、循理會、神召會、宣道會、中華宣道會、聖公會、四方福音會、播道會、潮語浸信會、信義會、崇真會、浸信會。

 


【PDF詳細版本】:
184期《證主心》(共6.07MB)

  

【奉獻】
我們誠意邀請您與我們一起同工,福音工作得以持之以恆的進行,實在有賴您的參與和奉獻支持,願神賜福您。